微型热管结构优化和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热管性能高效,几何结构形貌多样。如何进行微型热管的选型和结构优化是工程实际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结构的微型热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对比同一类型微型热管结构工作参数变化或结构改进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对比不同种类微型热管结构的性能,所以本文选取已有文献中传热性能佳且运行稳定的波形脉动热管、径向脉动热管和微槽平板热管三种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三维非稳态模型对比了三种微型热管相同热负荷情况下的热阻、壁温、启动时间、稳态轴向温度分布和气相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三种热管传热特性各有优势,波形脉动热管热阻最低,径向脉动热管蒸发段稳态平均壁温最小,微槽平板热管烧干失效风险最低。为了确定优化对象,在以上数值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方差离散性判断法相结合的多准则综合评价法计算了不同热负荷情况下三种微型热管结构综合性能的优先级评价值,结果表明微槽平板热管综合性能最好,选为优化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情况下两种微槽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工况下微槽宽高比较大时热阻更小,但当微槽宽高比较小时蒸发段最高壁温更低,在极高热负荷下仍可将壁温控制在较低范围。在上述数值和实验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渐变宽高比的新型微槽平板热管结构。为了验证该新型结构对微槽平板热管综合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和新型分域式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初文献调研选定的微槽平板热管结构,模拟工况下该新型热管热阻降低了18.01%-39.34%,蒸发段稳态平均壁温降低了2.09%-5.50%,蒸发段最大温差降低了38.45%-56.80%,启动时间加快了21.38%-44.15%。另外,通过多准则综合评价法算得该新型热管的优先级评价值更高,结构优化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石化产业的发展,对石化设备运维的要求也在提高,像离心压缩机等行业关键设备正朝着集群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发展。这种集群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轻则造成财物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过去的多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不仅十分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和专家知识,而且判断过程耗时长、通用性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已经不能赶得上大数据时代的潮流。所以,确保压缩机群平稳运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此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及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高容量、长寿命、高安全的新型NCM三元材料研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提高三元材料在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为手段,以延长循环寿命,为锂电池工作提供更加稳定的热安全性为主要目的,分别探究了Li[Co2xNi0.5-xMn0.5-x]O2和Li[Ni0.6Co0.2Mn0.2]1-xMxO2(M=Ga,Cr)材料的
本课题通过一种简便的氧化还原接枝法开发了一种高镍含量的聚合物层析介质。以大孔聚丙烯酸酯类微球为基质,亚氨基二乙酸改性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功能单体(GMA-IDA),通过Ce4+引发其在微球表面及孔道内部进行接枝共聚。以单体接枝量为性能指标,分别对Ce4+接枝共聚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察,发现随着GMA-IDA浓度(0.075-0.4 mol/L)、Ce4+浓度(0.0075-0.025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助力电信、商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软件的大小呈指数形式增长,据统计各种数据以每五年十倍的趋势增长,拥有强大的软件产业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一。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如果未满足有关的规定要求,就会导致系统出错或崩溃,这种影响软件或程序顺利进行的问题就称为软件缺陷。软件缺陷若得不到及时发现和修正,随
在危化品行业相关领域中,危化品仓储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直接关系城市安全、生产安全。传统的危化品监管方式以视频监控、人工监管为主,然而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存在着监控摄像头视野有限、仓库堆垛物品遮挡视野等问题,这使得危化品仓库安全监管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解决现存的危化品仓库安全监管问题,实现危化品仓库货物存放距离的智能安全检测,本文结合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开展库内大场景三维重建技术研
本文从降低能量数量与品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建筑物墙体保温厚度的优化问题。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数量与品位的墙体保温厚度的新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墙体的保温改造技术与热电厂乏汽的余热回收改造技术,二者技术结合的关键是集中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的变化。墙体保温厚度的增加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热损失,集中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也会降低。供回水温度的降低为热电厂乏汽余热的回收创造了
随着港机生产制造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成为保障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国内在焊缝质量检测方面过度依赖人力,导致生产效率低、评价标准不够准确等问题。运用机器人完成焊缝缺陷质量检测的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难点对基于视觉的焊缝定位与缺陷识别机器人系统进行研究。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质检系统存在三大技术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焊缝定位与缺陷识别的图像处理系统、搭载工业相机的机器人定位系
化工行业的安全尤其是存储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15年“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2018年“张家口11.28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3.21江苏响水爆炸事故”等近些年频繁发生的重特大危化品存储安全事故,表明当前我国危化品存储在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问题中库内火灾监控和预警的关键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库内火灾火焰信息特征提取和测距定位。在充分
随着2019-n CoV在中国范围内爆发,给世人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医疗体系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病毒爆发伊始,医护人员仍采用传统手推车的方式转运重症患者,无疑给医患人员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设计一款具有良好安全性、舒适性和自主性的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并对移动底盘的高精度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明确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转运过程的分析,确定机器人的相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供能稳定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人工造缝,构建地下人工热交换系统是增强干热岩采热能力的关键。然而,干热岩储层温度较高且地应力各向异性强,形成的人工裂缝结构往往较为单一,通过暂堵转向压裂提高缝网复杂程度成为最具潜力的采热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针对高温作用下干热岩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少,温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