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贸市场前处理的排水产污是影响河流水体水质的面源污染之一,本论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编号:WPXC2007C200)子课题城镇生活源产排污核算体系研究及其应用——全国主要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产污系数研究的部分内容,通过对长沙市各类食品农贸市场前处理产污量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确定得出农贸市场前处理产污负荷,并选择了一个简易的数学模型统计整个长沙市农贸市场集中前处理的产污负荷各污染指标,推算出整个长沙市农贸市场产污量,并为城镇居民生活产排污系数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和补充。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城镇生活污染源的来源、污染和治理现状、国内外农贸市场产污调查情况、污染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二章研究了对长沙市四个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在4月、8月、12月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调查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1)市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从小到大依次此是:湖南农大市场227 kg/d;溁湾镇市场1022kg/d;伍家岭市场1465kg/d;马王堆批发市场69000kg/d。(2)各市场年平均每天销售量分别为:马王堆:450吨、伍家岭:11401.54kg、溁湾镇:10203.35kg、湖南农大:1235.83kg;市场各区平均每天销售量蔬菜区>水果区>畜禽区>豆制品区>干货区;各市场平均每天销售量12月份最大,4月次之,最后是8月。(3)各市场年平均每天产生污水量分别为:伍家岭:9261.5L、溁湾镇:7804.67L、湖南农大:1745.67L。马王堆由于是批发市场,销售过程基本没有污水产生;各市场水果区和干货区没有污水产生,各市场平均每天各区污水产生量畜禽区>蔬菜区>豆制品区;各市场平均每天污水产生量8月份最大,其次是4月份,最后是12月;(4)市场规模和产生固体废弃物当量成反比,但是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各市场平均每天固体废弃物当量分别为:湖南农大市场(0.184kg/kg)>伍家岭市场(0.128kg/kg)>溁湾镇市场(0.101kg/kg)>马王堆市场(0.015kg/kg)。第三章研究了三个农贸市场销售过程的产污负荷,结果表明:(1)平均每个每天市场销售前处理产污负荷各污染指标为:COD 67.28g/kg、BOD34.46 g/kg、TN6.15 g/kg、TP0.62 g/kg、氨氮1.77 g/kg、动植物油20.08 g/kg;不同季节的产污当量12月(冬季)>8月(夏季)>8月(春季);一般市场肉区和干货区基本不产生水体污染,水果区主要产生固体废弃物,市场各类食品在销售前处理过程中产污量以畜禽区为主,豆制品次之,其他食品产污很少;(2)平均每个市场人均日产污负荷各污染指标为:COD 0.1318g/(人*d)、BOD 0.0705 g/(人*d)、动植物油0.0666g/(人*d)、TN0.0133g/(人*d)、氨氮0.0056g/(人*d)、TP0.0047g/(人*d);不同季节各市场平均每天人均产污当量冬季>春季>夏季;市场各类食品在销售前处理过程中平均每天人均产污量以畜禽区为主,豆制品次之,其他食品人均产污很少。第四章研究了典型城市——长沙农贸市场的产污污染系数估算及污染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采用的污染物预测模型公式是:S=N*M(∑S0/n);(2)各市场前处理平均每天人均产污量总值溁湾镇市场>伍家岭市场>湖南农大市场;各市场销售前处理产污当量总值溁湾镇市场产污当量最大,其次是伍家岭市场。湖南农大市场销售量与其他两个市场差距太大,市场产污当量与销售量呈正比,污染物产生少。市场规模较大、管理更规范,市场前处理过程中人均产污量越小。(3)目前长沙市平均每个农贸市场前处理产污各污染指标人均日污染负荷系数:COD 0.1336g/(人*d)、BOD 0.0689g/(人*d)、TN0.0014g/(人*d)、TP0.0055g/(人*d)、氨氮0.0059g/(人*d)、动植物油0.0651 g/(人*d);预测出目前长沙市各污染指标日总产污负荷系数COD:N*M*0.1336g/(人*d)、BOD:N*M*0.0689g/(人*d)、TN:N*M*0.014g/(人*d)、TP:N*M*0.0055g/(人*d)、氨氮:N*M*0.0059g/(人*d)、动植物油:N*M*0.0651g/(人*d)。第五章对本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