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科学道德观念的形成途径及其作用探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转型,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同时,道德观念的同步发展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力度,这决定了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必须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念,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得以顺利发展。   一般而言,经济的繁荣与道德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正相关关系,相比建国前的经济水平,建国6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共瞩的,但是,相应的道德状况及其变化却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反之,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论文从科学道德观念建构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这一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活动的第一历史前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研究道德问题主要的切入点是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人切实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经济关系。所以,正确的认识社会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是树立科学道德观的现实前提和客观依据。论文将借鉴已有的研究理论,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实现科学道德观念的建构,在科学道德观念的引领下建构科学的实践方式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实践,实现道德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选题意义所在。   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中西道德观念形成问题的思想特点,分析其脉络指出其不足。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并从现实利益关系、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来分析其因为。第三部分探讨树立科学道德观念的途径。第四部分结合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探讨树立科学道德观念对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提出“振兴中华”思想的第一人,“振兴中华”亦是他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在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中国实现“振兴中华”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本
In the multi-robots system , it’s important for a robot to acquire adaptive navigation rules for reaching the goal and avoiding other robots and obstacles and
选择草书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我自1993年开始练习草书。初学草书时,我已经有颜真卿、欧阳询及《刁遵墓志》《张黑女墓志》等等楷书的基础。草书看似自由,但是还得一笔一笔
本文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放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新校区这样一个具体的时空境遇之中,有着其深刻的现实依据,从新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便一直处于兴起的状态,艺术设计相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高校德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
学位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广大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深知,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当今高校辅导员年龄趋于年轻化,随着一大批“80后”青年辅导员加入到大学生
刑事笔录作为刑事案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案件事实相关信息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司法机关所进行的刑事诉讼活动的客观记载。刑事笔录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文字载体,其制作水
本文探讨的是刑事诉讼中的审辩冲突。刑事审辩冲突是法官与辩护律师之间的冲突,是我国当今刑事司法实务中的客观现象,它存在于部分刑事案件中。刑事审辩冲突是我国1996年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