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党关系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广大群众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在这五大关系中,摆在首位的是政党关系。政党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政党关系仅仅就一个国家国内范围内而言,是指各个政党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政治诉求表达,政治权力获得以及政治利益分配等方面所形成的政治关系,这是从国内政治角度去理解。而广义的政党关系还应包括政党与其他国家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语境下,还包括世界范围内各个共产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从国际政治角度去理解。政党关系的类型主要包括:只有竞争而无合作的政党关系;只有合作而无竞争的关系;竞争主导型的政党关系;合作主导型的政党关系。本文探讨的是在国内语境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和谐需要和谐的政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和谐的政党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谐的政党关系理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包括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更是和谐政党关系理论的重要体现。和谐政党关系理论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讨论,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党情出发,把和谐政党关系理论中国化,使和谐政党关系理论取得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总体上说,目前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还是十分和谐的,但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在实践工作当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党关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待完善;领导干部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识有待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社会舆论和媒体对政党关系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成为有碍双方进一步和谐的不利因素。政党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要求我党与各民主党派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新阶段,深刻认识到构建政党关系和谐的重大意义,以使政党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促进政党关系更加和谐的工作:为政党关系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完善的制度保证、先进的思想理念、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经济法的发展与一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在我国,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已经积淀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而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是经济法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它需要寻求内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提出“振兴中华”思想的第一人,“振兴中华”亦是他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在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中国实现“振兴中华”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本
本文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放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新校区这样一个具体的时空境遇之中,有着其深刻的现实依据,从新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高校德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