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以聚异丁烯、对叔丁基苯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四乙烯五胺为原料经Mannich碱反应合成了聚异丁烯苯酚胺、对叔丁基苯酚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胺三类清净剂,然后通过有机酸改性增加其油溶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及模拟台架试验,考察改进的三类清净剂官能团、热稳定性以及分散清净效果,最后选取常用的22种热分析机理函数采用单升温速率曲线的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改进的三类清净剂进行了热解失重动力学研究,为三类清净剂的热解失重过程选出了合理的动力学机理模型,并且据此计算了其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KJ/mol)和频率因子A。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认为从三类清净剂的红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Mannich碱反应均发生在-OH的邻位,用C12和C18改性后的产物为相应的酰胺类化合物。(2)本文认为聚异丁烯苯酚胺类清净剂的初始分解温度都在320℃左右,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在410℃左右,终止分解温度在450℃左右;对叔丁苯酚胺类清净剂的初始分解温度在155℃左右,最大失重速率温度第一阶段在250℃左右,第二阶段在350℃左右,终止分解温度在380℃左右;OP4胺类清净剂的初始分解温度在185℃左右,最大失重速率温度第一阶段在260℃左右,第二阶段在350℃左右,终止分解温度在380℃左右。(3)本文认为经C12和C18改性的聚异丁烯苯酚胺类清净剂的热稳定性相似;对于对叔丁基苯酚胺类清净剂而言,经C18改性的产物比经C12改性产物的的热稳定性约高25℃,而且是均衡提高;经C12和C18改性的OP4胺类清净剂的两个阶段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相差45.22℃和75.35℃,C18效果相当显著。(4)本文认为从模拟台架试验的效果可以看出,聚异丁烯苯酚胺类清净剂对-20#柴油的清净效果PIB 1300-N4,5-C 12<PIB 1300-N4,5-C 18<PIB2300-N4,5-C18<PIB2300-N4,5-C12,其中PIB2300-N4,5-C12的清净效果最好,达到46.85%。(5)本文认为对叔丁基苯酚胺类清净剂的清净效果都很好,均在50%左右,而且从这个角度来说,用乙烯醇甲胺和乙烯醇丁胺,代替进口四乙烯五胺,是可行的,经济效果明显。(6)本文通过热解动力学分析,从活化能的角度说明了三类清净剂与热稳定性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