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竞争与媒体技术推动下,娱乐逐渐超出自身界域,向社会各领域蔓延,已经初步演变成思潮形态。泛娱乐化已经不仅仅是娱乐越界的问题,其背后掩映着娱乐盛行年代的“价值侵犯”危机。“泛娱乐化”思潮带有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和价值内容,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媒体文化环境中。“泛娱乐化”思潮鼓吹用娱乐价值统领、解构或否认其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以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建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探究“泛娱乐化”思潮的表现形式、价值特征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泛娱乐化”思潮冲击下,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部分泛娱乐化现象,但由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学校价值教育相对滞后、媒体娱乐文化长期影响、大学生价值多样易变等原因,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仍然容易受到“泛娱乐化”思潮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泛娱乐化”思潮消解了部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认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塑造价值观过程中出现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自我价值理念物欲、文化历史虚无、道德认知模糊、审美趣味低俗等不同价值层面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泛娱乐化”思潮进行批判性反思,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走向。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认同体系;其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自我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再次,媒体发力,打造有深度的文化产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阵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媒体价值生态环境;最后,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主动提升文化修养,自觉抵制“泛娱乐化”思潮不良影响。唯有通过系统、全面、协调的价值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才能在复杂多元的娱乐文化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终远离泛娱乐化的“劫难”。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最多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得各种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复杂性,网络中搀杂着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网络道德情感较为淡化、网络道德行为较为失范等问题的出现
学位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
学位
民国时期政府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广东饱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折磨,农民生活贫困潦倒;再加上官方金融机构不发达,高利贷横行,民间负债严重,农民通过合会,由急需资金的会首邀请若干亲朋好友汇集资金,按照会规轮转收益,便捷地解决了资金融通的问题,起到了社会互助的作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机制和金融机制的不足。  民国时期广东民间的金融互助组织主要以合会、谷会、红白钱会的形式呈现,其中合会在唐宋之时兴起,在民国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纸媒、口耳相传等传统模式,经由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影响范围更加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传播,在微博、微信、推特、脸书等新社交媒体应用软件上假借“学术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娱乐”等表现形式蛊惑人心,实质上是逐渐在消弭我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是完全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彻底的历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发展的大计,是推进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就在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于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其中,高校党建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培养与教育是格外重要的部分。而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从严治党和深化改革新形势的背景下,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交以及娱乐等行为方式,同时也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领域和创新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递中国好声音,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机遇。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机遇,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