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交以及娱乐等行为方式,同时也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领域和创新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递中国好声音,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机遇。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机遇,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视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理论来源与要素、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提升路径。首先,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叙事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角度梳理其理论来源;其次,对高校思政叙事主体、对象、内容、符号以及场域五个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再次,以陕西各高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着重探索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基于问卷调查中所显示的问题,从提高叙事主体媒体专业能力、优化叙事内容、融合叙事载体以及营造健康叙事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新局面。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最多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得各种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复杂性,网络中搀杂着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网络道德情感较为淡化、网络道德行为较为失范等问题的出现
学位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
学位
民国时期政府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广东饱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折磨,农民生活贫困潦倒;再加上官方金融机构不发达,高利贷横行,民间负债严重,农民通过合会,由急需资金的会首邀请若干亲朋好友汇集资金,按照会规轮转收益,便捷地解决了资金融通的问题,起到了社会互助的作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机制和金融机制的不足。  民国时期广东民间的金融互助组织主要以合会、谷会、红白钱会的形式呈现,其中合会在唐宋之时兴起,在民国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纸媒、口耳相传等传统模式,经由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影响范围更加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传播,在微博、微信、推特、脸书等新社交媒体应用软件上假借“学术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娱乐”等表现形式蛊惑人心,实质上是逐渐在消弭我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是完全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彻底的历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发展的大计,是推进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就在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于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其中,高校党建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培养与教育是格外重要的部分。而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从严治党和深化改革新形势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