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投资作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动力,已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环节,探究双边投资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对我国双边贸易关系建立、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从国家战略来看,符合我国现阶段双向投资同贸易出口有效互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中国加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提供政策建议。第二,从产业升级来看,面对新型贸易壁垒,作为国家强盛重要基石的制造业发展面临着“重构性”冲击,通过双边投资提升制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作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动力,已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环节,探究双边投资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对我国双边贸易关系建立、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从国家战略来看,符合我国现阶段双向投资同贸易出口有效互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中国加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提供政策建议。第二,从产业升级来看,面对新型贸易壁垒,作为国家强盛重要基石的制造业发展面临着“重构性”冲击,通过双边投资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能力是短期内最快速的渠道。因此,从理论与实证分析双边投资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关联既具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双边投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探究双边投资提升价值链关联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提出双边投资通过产业共生和技术共生两条路径提高了双边价值链关联。实证部分以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国2003-2014年1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的结果表明:IFDI、OFDI与双边投资互动均显著增加了两国之间的价值链关联程度。其次,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双边投资通过促进两国产业共生效应和技术共生效应提高了两国价值链关联。最后,本文通过分样本回归从产业异质性和国家异质性角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一是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产业异质性探讨,发现双边投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价值链关联,且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更大。二是将贸易伙伴国分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进行国家异质性分析,对于发达国家,双边投资可以提高两国价值链关联;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其影响可能为负但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和融资需求的变化与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可转债数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4日,我国境内共累计发行510只可转债。在可转债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关于可转债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选择研究我国可转债市场有效性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学术意义,许多重要的金融理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都是建立在资本市场有效的基础上的,如果市场
当前,城投债因与地方债务间的紧密联系被社会所关注。在疫情防控的短期冲击以及发展新基建的长期规划下,政府有动机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支持力度,间接推动城投债规模的扩张。本研究有助于探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新思路,对于防控债务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在文献梳理中,主要分析了“城投债发行的区域异质性”和“政府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发现已有文献对政府和城投债发行间关系的研究
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社,顺应时代经济发展之需要,从2011年以来迅猛发展,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是2014年之后,农村商业银行迅猛的发展势头却慢了下来,快速扩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暴露。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当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省农村商业银行为目标对象,评估其2014-2019年的经营效率并探究影响该效率的相关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基于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效率论,
本文基于2017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的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研究了企业异质性特征如何影响其减税效果。本文对增值税税率下调的“价格效应”和“税负效应”展开了深入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五个异质性假说。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7年—2019年的数据,对上述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对额外增值税负担较高的企业、主营基本税率业务的企业和中间投入率低的企业的减税作用更强,体现为“税负效应”;
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对金融系统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金融供给不足、金融系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愈发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数字金融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地发展。以支付宝、微信支付、花呗、白条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金融服务已经深入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但近年来房市和股市有大量资金来自于这些“类信用卡业务”套现,这种监管套利无形中推动了资产泡沫的形成,极
在地方政府发债趋严的大背景下,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成为有效的资金补充方式,规模增长迅速,而随之暴露出的债务风险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投债的规范发展能有效拓展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丰富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但当前城投债定价存在总体偏低且地区异质性不明显等问题,难以准确反映地方风险,不利于地方政府对债务成本的合理预估,也不利于城投债市场的长远发展。对此,本文引入周小川行长提及的“金融生态”概念,
当今世界各国贸易联系日趋紧密,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贸易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其贸易地位,这种地位往往会对其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复杂网络学科的出现对研究关系型贸易数据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中国作为G20成员国中的一员,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机械产品贸易大国,分析G20总体机械贸易演变情况并识别中国在G20集团中的角色地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和G20国家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贸易、投资经营、工程承包等步伐加快,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我国跨国企业的足迹。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境外出现违法违规、商业贿赂、职务舞弊等案件不断增多,对企业自身带来大额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毁之余,甚至对企业后续合法生存构成了值得警惕的重大风险隐患。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外政策频繁变动、全球贸易政策不稳定、全球产业链重构、境内外对公司合规经营要求不断提高的的大背景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一种极端形式的长期贫困,是减贫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挑战。在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背景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是我国下一步减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利用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机会,通过双重差分的识别策略来探究教育在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教育对
服务贸易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影响重大,全球经济服务化已是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合作的加深,各国选择缔结区域贸易协定以对彼此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加以规范,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因此,探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着眼于对外政策,首先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将中国签订的三大亚太地区服务贸易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