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Fe2+和Cys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离铁库(Labile iron pool)是指处于铁代谢的中间状态且与细胞内的配体弱结合的游离铁,其主要以亚铁离子(Fe2+)的形式存在。铁稳态的破坏与多种疾病相关。准确、快速、可视化检测游离铁库中的亚铁离子有助于了解游离铁库的生理功能,而荧光探针在可视化检测游离铁库中的亚铁离子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半胱氨酸(Cys)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和生物硫醇,在蛋白质合成,细胞解毒,和新陈代谢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Cys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肝损伤、嗜睡以及水肿综合征等多种健康问题,而Cys过量又会引发神经毒性。因此,设计开发准确、高效的Cys荧光探针对于理解Cys的病理生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反应性的Fe2+双光子荧光探针。探针Coum-Nox和Acedan-Nox检测Fe2+是基于Fe2+触发的氮氧化物(N-oxide)的还原以及荧光团7-二甲氨基-4-甲基香豆素或6-二甲氨基-2-乙酰萘(Acedan)的恢复。在水相中,探针Coum-Nox和Acedan-Nox都有高的信倍比(约17倍),快速响应(约15分钟内响应完全),长斯托克位移,高灵敏度(检测限分别为0.06 μM,0.07 μM)。同时,探针Coum-Nox和Acedan-Nox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以及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用于细胞内游离Fe2+的双光子成像。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双光子实时可视化监测细胞内游离亚铁库,探针Coum-Nox被用于调查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铁摄取过程。结果表明,当用铁离子(Fe3+)和载铁转铁蛋白(holoTf)处理HepG2和L02细胞时,探针Coum-Nox监测到荧光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是HepG2细胞中荧光增强的速度比L02细胞快,而且这个过程能够被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阻断,说明肝癌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表达水平比正常肝细胞高。2.开发了一个结构简单、响应迅速的长波长荧光探针HCA-A来选择性检测半胱氨酸(Cys)。该探针以兼具ESIPT和AIE效应的4-二甲氨基-2’-羟基查尔酮(HCA)为荧光团,并用丙烯酰基作为响应基团来阻断ESIPT和AIE效应。Cys通过多米诺反应脱去探针的丙烯酰基而释放出荧光团HCA,从而恢复荧光团的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这一过程使得探针具有高信背比,能够选择性地检测Cys,不受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影响。探针的检测限为0.04 μM。更重要的是,探针能够用于检测活细胞内内源性Cys。
其他文献
清代恭城文庙频繁重修,仅康熙年间就有四次。文庙带动了当地科考和文化的发展,恭城不断涌现科考中式士子,进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士绅阶层。士绅们活跃于当地社会,积极参与地方
在大米营养强化的研究中,大米强化工艺与设备是重要的技术关键之一,文中从工艺流程与连续重量式给料器,营养液配制器、大米强化同等关键几个方面,论述、介绍了一套独特可行的大米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外墙体的维护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作为高层建筑幕墙维护专用设备的擦窗机应运而生。由于楼体结构的差异导致擦窗机设计属于非标设计,传统的设计手段周期较长,因此课题组旨在开发一款擦窗机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以提高擦窗机的设计效率。本课题主要针对设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首先,对设计软件中涉及的数据进
自“十二五”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及能源管理部门也积极推动各类节能政策的实行。从政策的出发点来说,参与节能项目体
发展海沧保税港对于厦门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两岸三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与互动。本文在阐述海沧保税港的发展现状基础上
在坚持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典型架构,并对能源设备进行建模;提出了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
人文景区聚集了城市的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在景区开设书店成为实体书店转型的新路径。实体书店本身作为一个具体的物化空间,并与整个景区的风貌、气质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互动共
目的研究氟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大型化工厂厂区及周围水的氟化物含量进行监测,对氟污染区工人和儿童545人及周边村民对照组75人进行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尿氟、氟斑
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aa paraitica)是引起毁灭性板栗疫病的病原真菌。板栗疫病菌低毒病毒(Cryphonectriahypovirus1,CHV1)是专性寄生于板栗疫病菌胞质中的一类正链RNA病毒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不但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根据年龄特点,适当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探究主题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