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网用户寻由信令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量网是一种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它以向量地址和向量交换为基础。与IP网提供的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方式不同,向量网通过建立端到端的向量连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向量连接具有轻量级、低成本、冗余性好等特点,可在服务质量方面改善用户体验。在传统的IP网中,路由器需要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不仅成本昂贵,而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遭遇瓶颈。同时,无连接的IP网实际上无法真正的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在网络安全方面,由于路由器对到达的IP数据包要进行查表操作,因此源地址与目的地址是可见且不隐蔽的,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安全因素。在向量网中,建立向量连接需要通过两个过程:呼叫和寻由。其中寻由过程确定了向量网的实际通信路径,对于筛选合理路径建立向量连接,以及实现路径资源的探测和预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网的寻由方案,使向量网的路径选择更加适应下一代网络规模庞大、环境复杂等特点。该寻由方案主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寻由信令的包格式、明确了寻由的过程、设计了端系统的状态转换图(端状态机)并通过linux内核模块编程来实现程序。同时将寻由信令的设计成功的应用在对现有IP网络的改造,实现了IP网和向量网的部分融合,为今后IP网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向量网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用户寻由又是向量连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寻由信令的设计和实现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理论研究进行编程实现,证明了用户寻由信令设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实现对工业生产现场的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并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控制现场设备运行、进行异常报警等功能。SCADA系统可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随着变电站对SCADA系统依赖性的增加,系统
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 control system, NCS)是将数据信息、通信网络、反馈控制集合于一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此类系统由于更加庞大的结构、以及有限带宽所衍生的网络诱导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工业控制网络经历了从现场总线到工业以太网的变化。工业以太网凭借其通信速率高、实时性强,开放性好、资源共享能力强等优势成为网络控制系统中引人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工程师对测试测量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数字示波器而言,不仅在带宽、采样率、存储深度这三大指标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示波器各项功能的发展上也要求更加全面,更多的便捷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的效率和精度。本文对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硬件波形实时录制功能和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讨论了本系统中基于DDR3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和分段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并在此基础上
气/固流速度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静电法测量技术就是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应用静电传感器实现气/固流速度测量具有结构和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与有线工业通信网络相比,工业无线网络具有布线成本低、组网灵活、易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工业自动化监测及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以Wireless
论文设计了一种可移动信标节点的组合定位算法FBNTCSEKF(four beacon nodes trilateral centroid sequenti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该算法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高效率、低损耗、运行稳定的执行机构,目前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家电产业和工业控制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伴随着微电子技术、驱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控制策略研究的深入,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了当前工业控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控制对象,设计了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内容如下:1.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
火力发电厂已发展为大容量、高参数的单元机组,对于这种大型机组要求有高性能的控制系统,而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于其一系列优点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目前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组态已变成一个庞大、复杂、时间紧迫的开发过程,由此引起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态的一些难题。本文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对火电厂常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火电厂控制系统组态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火电行业提供了更专业化的解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可设计性强,且便于大规模整体成型等优点,对提高结构整体性能、减轻结构重量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军用及民用的多个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和使役过程中,由于固化残余应力、极端环境条件、应力集中以及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材料极易产生基体开裂、分层等不可视的内部损伤,严重威胁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成为制约复合材料应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