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鉴于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小型地下核工程在我国国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小型地下核工程对其固有安全性及隐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能够躲避红外探测的新型地下核工程排热系统,提出了两种耦合排热系统:坑道通风-相变蓄热水池耦合排热系统以及埋地管-相变蓄热水池耦合排热系统,将核电站废热排放至远端大气或地下岩土中,排放空气温度和岩土表层温度满足红外伪装要求,可克服传统余热排出模式易于红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小型地下核工程在我国国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小型地下核工程对其固有安全性及隐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能够躲避红外探测的新型地下核工程排热系统,提出了两种耦合排热系统:坑道通风-相变蓄热水池耦合排热系统以及埋地管-相变蓄热水池耦合排热系统,将核电站废热排放至远端大气或地下岩土中,排放空气温度和岩土表层温度满足红外伪装要求,可克服传统余热排出模式易于红外暴露的缺点。本文以小型地下核工程耦合排热系统(排热负荷为3.5MW)技术可行性验证为目标导向,结合理论研究,对坑道通风、埋地管以及相变蓄热水池等系统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各子系统流动换热特性展开分析;通过系统性能分析,从排热需求和隐蔽性要求两方面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某一地区年气温数据对坑道通风系统结构运行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最恶劣工况下的坑道通风排热系统需要建设121个相同的并联坑道,总占地面积为6050m~2;为应对不同环境温度工况,需开启不同数量的并联坑道通风排热系统以满足排热和红外伪装需求,夏季最高气温、全年平均温度和冬季最低气温三种工况下所需的坑道个数分别为121个、87个和37个。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结构复杂的换热管集群,并对常规和极端工况下的坑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流体温度、速度和压力的变化特征,得出了单个坑道换热量和阻力压降,进一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2)为有效解决短时间内反应堆余热负荷和排热系统负荷不平衡问题,将相变蓄热水池放置在冷凝器和排热系统的中间。针对设计方案394m~3的蓄热水池,建立有无相变单元蓄热水池的物理模型,对故障工况(即反应堆余热负荷保持不变,排热系统20%换热器出现故障时)水池升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水池升温过程中相变单元对水池温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池内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相对于纯水池,当水池中加入13.1%的相变单元,水池温升为25℃时,蓄热水池的整体热容量提高了71.6%。(3)以某一地区全年12个月份的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和风速作为变工况条件,对埋地管排热系统结构和运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需要铺设1021根相同的并联埋地管道,总占地面积为459450m~2。该排热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来调整埋管运行数量来满足换热需求和红外伪装要求,1月所需埋管根数最少为326根,6月所需埋管根数最多为1021根。基于设计方案,建立了埋地管耦合岩土物理模型,并模拟了埋地管耦合岩土流动与传热过程。通过分析模拟结果,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系统排热负荷和红外伪装要求。本文针对小型地下核工程的排热需求和隐蔽性要求,提出了用于长期排热的耦合排热系统技术方案,并基于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对实际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深基坑内支撑拆除导致支护结构产生较大变形,对周围环境影响显著。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支护结构土压力的非极限平衡状态,并引入折减系数μ定量描述地下室结构板与内支撑转换过程中的水平荷载损失量,应用分段独立坐标法推导支护结构的挠度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求得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值。以北京朝阳区霞光里深基坑及深圳平安大厦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计算不同拆撑阶段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量,并分析拆撑过程对支
近几年,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技术在经过初期探索研究阶段之后,开始朝着应用的方向延伸,为制造行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传统制造企业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这些技术的深度运用,从而促使财务、供应链、资产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以达到数字化转型、提高公司竞争实力与绿色低碳化发展的目的,已成为公司管理层主要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
目的评价分析卵巢黄体破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周期跨度为2019年6月-2020年年6月,抽选病例分析样本为本院收治18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16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分析具体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8%。结论卵巢黄体破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小学作文写作既奠定了小学生写作习惯和创作意识的基础,更决定了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作文批改作为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绩效、总结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深入的重要途径。巧妙运用作文“批注”的方式,发挥“批注”的纠正错误、方法指点、兴趣激发、成绩肯定激励等功能,引领小学生作文走向准确、精美、主题鲜明。
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发表后,主流外宣媒体努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新华社、CGTN、《中国日报》、人民网在美国“民主峰会”的英文报道中,通过主动设置七大叙事框架——“定义性质”“事件背景”“历史语境”“召开动机”“事件过程”“事件评价”“中国倡议”,借用隐喻表达,以生动、鲜明、尖锐、直言不讳的中国特色叙事,为争取国际话语权做出了示范,打破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无语、失语、
目的 探讨超声在卵巢黄体破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卵巢黄体破裂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1)5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8例,住院保守治疗34例,超声正确诊断卵巢黄体破裂46例,诊断符合率88.5%;误诊5例,误诊率9.6%,其中3例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1例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保守治疗后证实为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
在"IEE互动生态教学模式"下,应用单元教学设计上习题讲评课,单元教学设计应突出从"教"走向"学",遵循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程序性、习题设置阶梯性等原则,并让其贯穿在习题讲评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本文以对电磁感应现象中焦耳热的计算为例进行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教学设计.首先学习诊断环节回顾一般的解题方法;然后递进式列举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各种解法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培养具有爱国爱家情怀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环境保护与化工安全》课程开设的初心使命。本文以环保、安全、健康意识与绿色发展理念为课程思政建设核心点,探讨了该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精心设计了各单元教学知识点,将社会热点事件、思政教育元素、授课方式有效融合,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分析了课程教学实践的预期效果,旨在为环保安全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存在耦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凸显高职特色、提升思政实效、传承优秀文化、营造文化环境。针对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支撑、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多维度厚植文化氛围,充分打造媒体化环境等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