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社会分配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日益凸显和深化的综合综合性问题。分配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内在要求、基础和途径。脱离了分配公平来谈论和谐社会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解决财富的分配不公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现实状况来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的强化,已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现实的危险;从已有研究来看,分配公平的研究中缺少对和谐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对分配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因而,如何实现分配公平是一个亟需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一个现实的路径,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能够在各利益群体之间获得平衡,也能够使改革的利益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对社会财富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其难以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于该问题重要性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六大部分,分别对研究的具体概况,分配公平的内涵,分配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配不公问题的表现、成因、消极影响,分配公平的实现途径等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论,具体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问题和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对分配公平的内涵进行了探究。首先对公平的定义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公平的三种理解:一是公正、不偏不倚;二是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的对待;三是指合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总结了公平的内涵:人身平等、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该部分对何为分配,何为分配公平以及分配公平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对分配三种类型: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进行了简要说明,对不同理论下的分配公平观进行了解释,指出了分配公平所应坚持的三个原则。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分配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这部分首先讨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接着的论述针对分配公平对和谐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展开。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部分,它属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范畴,并且是这一范畴中最核心的因素。和谐社会不是社会某一方面的和谐,而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和谐,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显然属于这一系统工程之内。分配公平还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从表面上看是要求消除社会矛盾,而从其内部来看则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对一个国家发展中呈现问题的深度解读,是对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一个不注重分配公平的社会,其社会内部的利益分配将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这会造成某些阶层财富大量增加,另一些阶层却收入微薄,从而使内在矛盾被激化,引起社会的动荡,危及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第四部分对我国分配不公的表现、成因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分配公平的测度需要一个标准,但是单一的标准又很难对分配是否公平给予全面的测度,因而在标准的选取上本文采用了是否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和符合该种生产关系的分配原则;获得收入的机会是否均等;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此外,在以上标准外本文还结合了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来量化地反映分配问题。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分配不公具体表现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具体上说,行业分配不公是由行业垄断、官员腐败以及违法犯法等原因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公是由体制性、政策性、区位本身以及人们观念等因素造成的,而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则是由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城乡户籍制度的阻隔造成的。分配不公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了威胁,具体来说,它导致了人们对政府的不满,阶层之间的对立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第五部分讨论了和谐社会下分配公平的实现途径。结合文中对分配不公问题的分析,该部分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实现分配公平的路径,分别为改革垄断行业、实现理性增资;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财富收入的监督;推进社会保障,实现政府托底;加强税费改革,防止两极分化;加快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破除呈现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