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河北省2006-2008年春、秋季飞机探测资料并结合宏观天气资料,分析了石家庄、邢台、张家口、渤海湾等地区上空的气溶胶分布和云系结构特征,探讨了气溶胶和云粒子浓度垂直分布可能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石家庄上空晴天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为2069-14164cm-3,平均直径为0.18-0.24μm;多云和降水天气最大气溶胶浓度为727-7486cm-3,平均直径为0.20-0.43μm;邯郸气溶胶分布与石家庄相似,邢台数浓度较低,张家口气溶胶含量最小;渤海湾上空主要以小粒子为主。
2.石家庄上空的气溶胶垂直分布主要分为指数、线性和指数分段、不规则三种类型。边界层顶的逆温和风场作用有助于气溶胶在边界层中呈线性分布,进入自由大气层则呈指数递减的形式;混合层大气层结相对稳定时,阻挡气溶胶向自由大气中输送。地面系统和高空形势的配合可造成气溶胶分布不规律,高空的风切变和温度递减率增加促使气溶胶粒子形成断层;近地面风场和高空风场辐合,也可导致气溶胶累积。
3.石家庄市上空探测得层状云和层积云的云滴数浓度为319-522cm-3,云滴平均直径为8.67-15.30μm,液水含量为0.26-2.7g.m-3;冷锋过境时形成的层积云,云滴数浓度高、尺度较大、含水量丰富,含水量集中在层积云中上部;CCN谱随着高度由多峰向单峰转变,云滴谱由单峰变为双峰;入云后随着云滴数浓度增加,尺度变宽,CCN的谱型向多峰发展;云顶由于夹卷作用,云滴数浓度减少。
4.液态水集中在云内逆温层以下;逆温层中气溶胶谱向多峰发展。云底气溶胶粒子数和云滴数浓度的正相关性明显,云中云滴与气溶胶开始呈负相关性,大云滴对气溶胶的清除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