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气溶胶和层状云的飞机探测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河北省2006-2008年春、秋季飞机探测资料并结合宏观天气资料,分析了石家庄、邢台、张家口、渤海湾等地区上空的气溶胶分布和云系结构特征,探讨了气溶胶和云粒子浓度垂直分布可能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石家庄上空晴天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为2069-14164cm-3,平均直径为0.18-0.24μm;多云和降水天气最大气溶胶浓度为727-7486cm-3,平均直径为0.20-0.43μm;邯郸气溶胶分布与石家庄相似,邢台数浓度较低,张家口气溶胶含量最小;渤海湾上空主要以小粒子为主。   2.石家庄上空的气溶胶垂直分布主要分为指数、线性和指数分段、不规则三种类型。边界层顶的逆温和风场作用有助于气溶胶在边界层中呈线性分布,进入自由大气层则呈指数递减的形式;混合层大气层结相对稳定时,阻挡气溶胶向自由大气中输送。地面系统和高空形势的配合可造成气溶胶分布不规律,高空的风切变和温度递减率增加促使气溶胶粒子形成断层;近地面风场和高空风场辐合,也可导致气溶胶累积。   3.石家庄市上空探测得层状云和层积云的云滴数浓度为319-522cm-3,云滴平均直径为8.67-15.30μm,液水含量为0.26-2.7g.m-3;冷锋过境时形成的层积云,云滴数浓度高、尺度较大、含水量丰富,含水量集中在层积云中上部;CCN谱随着高度由多峰向单峰转变,云滴谱由单峰变为双峰;入云后随着云滴数浓度增加,尺度变宽,CCN的谱型向多峰发展;云顶由于夹卷作用,云滴数浓度减少。   4.液态水集中在云内逆温层以下;逆温层中气溶胶谱向多峰发展。云底气溶胶粒子数和云滴数浓度的正相关性明显,云中云滴与气溶胶开始呈负相关性,大云滴对气溶胶的清除作用明显。
其他文献
大部分热带气旋(简称“TC”,下同)进入中纬度地区都会发生向温带气旋的转变。这一变性过程常使TC再度增强,并造成强降水和大风,酿成灾害。西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地区是全球TC发生
随着我国酸雨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北方城市降水化学组成的特征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了北方两个城市的降水化学资料,对呼和浩特市和西安市的降水化学组成、时间变化和
本文利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地面观测、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冻雨过程进行统计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引发
本文先利用1981-2002年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然后分区域平均和单站点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
本文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结合国家标准和DOAS自身的质控特点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了较为可靠的观测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
今年“两奖”审核委员会的使命已经完成,“两奖”的评选工作也已经结束。改革评选机制的诸多举措是否成功、是否有效?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还应该着手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这一
本文利用东北地区26站夏季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异常(PDO)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东北夏季气温存在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我在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文用候雨量指标定义了福建春季开汛期,利用1960~2008年共49年福建25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建立了1960~2008年福建春季开汛期序列,使用相关、功率谱、小波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对近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