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和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人类社会对网络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计算网络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安全辅助机制,能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测,为系统提供内部攻击、外部攻击等的保护,然而,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缺乏有效性、适应性和扩展性。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这样就能使得系统自适应地修改特征库,尽可能解决手工编写特征库的问题。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讨论了入侵检测技术。包括网络入侵的概念、流程和方式,以及入侵检测的概念、作用、过程和优缺点,对入侵检测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入侵检测领域的开源产品和商业产品,以及入侵检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介绍了数据挖掘产生的背景和数据挖掘的概念,讨论了聚类算法、分类算法、关联分析算法和序列分析算法等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给出了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3)重点研究了k-means算法、DBSCAN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用DBSCAN算法改进k-means算法得到Density-based K-means算法,用PSO算法改进k-means算法得到PSO-based K-means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k-means算法较传统的算法,PSO-based K-means算法较Density-based K-means算法的聚类效果好。当然,改进的k-means算法对于属性取值范围很大的数据集有一定的局限性,得到的聚类结果不理想。(4)结合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两种检测方式,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混合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及其体系结构。系统分为网络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误用检测模块、异常检测模块、响应模块和规则挖掘处理模块6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5)设计了相应的系统,采用KDDCUP 1999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进行了入侵检测的对比实验。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对于Probe、R2L和U2R类型的入侵行为,检测率较传统算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改进算法对于DoS、Probe类型的入侵行为的误报率较传统算法要低很多。此外,PSO-based K-means算法对于R2L和U2R类型的入侵行为的误报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于R2L类型的数据误报率非常理想。总之,改进的k-means算法用于入侵检测有较好的效果。从而表明,本论文提出的算法对提高入侵检测性能有积极意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1995年,Cortes和Vapnik首先提出了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它是结构风险化准则的具体实现,且具有结构简单、全局最优以及泛化能力强的优点,特别是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模
为了实现运用机械臂的计算机书法创作模拟,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创作的符合隶书风格的书法字作品。然后,对创作出书法作品的骨架和笔划进行参数化,为进行机械臂书写提供控制
当今,各行各业都在使用不同样式的软件,这些软件的种类、规模以及复杂度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不断地增大,这直接导致了软件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大,软件出现的错误可能引发巨大的损失,有时
维基百科条目解释页面的内部链接将维基百科中的一个个条目有机联系起来,使得维基百科中的知识不再是无结构的独立页面,也使得读者无需重新在维基百科中检索即可方便地浏览与当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的大量使用,加上计算机的开放性、易用性和标准化等特点,使计算机信息具有共享和易于扩散的特性,导致计算机信息始终面临着泄露、窃取、
随着企业级应用系统的不断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软件复杂性急剧增加,异构和集成成为是企业级应用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企业级系统建设既要考虑异构系统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页上的二维视觉效果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更多的用户希望在浏览网页时能够浏览交互式、三维动态式的页面;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出现解决了这一
上个世纪以来,医学成像技术从原来的静态信息发展到动态信息,从原来的形态信息发展到包含了人体的功能信息,从平面成像发展到立体成像。医学成像技术这样的发展过程也促进了
现实世界所包含的知识的内容、结构、存在形式,某些术语的含义等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很显然在建立本体时是无法预见的。这样,原本体与变化本体之间的数据就可能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逐步提高和各领域对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深入,用户对计算机使用方便程度和人机交互的自然性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计算领域中更为明显。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