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建设时期(1956一1966)党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功过参半。本文就这段历史做了深入探讨,总结了党对社会主义改革初步探索的成果和失误,为当今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总结了经验教训。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以及面对苏联模式日益出现的弊端,如何实现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三大难题成为我党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为实现这三大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大历史转变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总结,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统一思想,从而制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八大的正确路线在以后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但是总的来说我党在“十年建设”时期的探索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准备。 文章第一部分总结了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内容包括八大前、八大及八大后党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并对其做了评析。作者创造性地指出八大前后的改革是十年建设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楷模,后两个阶段的改革不论是失误还是纠误,均以八大前后的改革为蓝本,对其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很高评价。 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体制变动的失误以及60年代初的反思与改革。内容包括生产力发展速度盲目“跃进”、生产关系“跃进”中的体制变动以及在政治领域的“反右扩大化”,“庐山会议由纠左变为反右”等重大政治失误。我党在实际工作中对“八大”理论出现了一定偏离,文章分析了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分析主要矛盾的实质不够清晰;阶级斗争思想的深刻影响;没有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对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判断失误;人民群众对“八大”路线没有形成广泛的认识60年代初,我党召开了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七千人大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第三部分分析了十年建设时期理论探索的经验与教训,着重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党在十年探索中得到理论经验。第一是以苏为鉴,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理论创新。第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的改革。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所有制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与探究得到这十年的探索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