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作为吸附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黄土呈粉体状,直接作为吸附剂易流失和造成堵塞,且再生困难。煤矸石是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通常被堆积于矿山周边,不仅占用土地,还污染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煤矸石也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若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可变废为宝。本文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以黄土和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陶粒,将其用于雨水初期径流的处理。以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作为吸附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黄土呈粉体状,直接作为吸附剂易流失和造成堵塞,且再生困难。煤矸石是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通常被堆积于矿山周边,不仅占用土地,还污染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煤矸石也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若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可变废为宝。本文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以黄土和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陶粒,将其用于雨水初期径流的处理。以1 h吸水率、含泥量及盐酸可溶率作为陶粒的性能指标,分别考察了辅料(膨润土、硅酸钠及碳酸钙)配比、烧结制度、煤矸石的粒径及配比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陶粒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陶粒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性能测试,并将其作为滤池填料,研究了其挂膜前后对初期雨水径流的处理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黄土和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确定二者的化学组成,并与Riley三相图进行对比,确定制备黄土基陶粒需添加辅料,且经后续实验最终确定添加膨润土、硅酸钠及碳酸钙为辅料。(2)按照国家标准《水处理人工陶粒滤料》(CJ/T299-2008),以1 h吸水率、含泥量、盐酸可溶率为性能指标,结合黄土基陶粒对雨水初期径流的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了工艺条件,并据此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m膨润土占m原料(m原料=m黄土+m煤矸石)的10%,m硅酸钠占m原料的15%,m碳酸钙占m原料的5%;预热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5 min,焙烧温度950℃,焙烧时间10 min;煤矸石粒径<0.25 mm,煤矸石配比为m黄土:m煤矸石=2:1。(3)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各项性能指标为:1 h吸水率为24.82%,含泥量为0.42%,盐酸可溶率为0.81%,密度为1.64 g/cm3,筒压强度为9.07 MPa,比表面积为6.26×104 cm2/g。(4)对陶粒进行了各项表征分析,黄土基陶粒较其他陶粒的比表面积大,表面粗糙多沟壑,内部孔隙发达,可作为吸附填料;陶粒表面带负电,容易吸附带正电的离子,并且由于微生物一般带正电,而且亲水,作为生物滤料时,陶粒表面容易负载微生物。因此认为黄土基陶粒适合用作水处理填料。(5)将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填入实验柱,对雨水初期径流进行处理,研究处理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滤料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即水力负荷为1.75 m3/[m3(滤料)·d]时,系统的截留、吸附作用发挥到最大,此时对浊度、COD、氨氮、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81%、45.23%、50.25%、54.52%、67.12%。雨水径流采用上向流方式通过整个填料层时,底部200mm左右的陶粒可完成大部分的截留和吸附。(6)以黄土基陶粒为生物滤料时,挂膜后的陶粒对COD、氨氮及TN的去除效果明显提升。稳定运行后的出水浊度为5.35±1.0 NTU,去除率为97.5±0.5%;出水COD浓度为56.0±1.9 mg/L,去除率为70.53±1.0%;出水氨氮浓度为2.6±0.2mg/L,去除率为73.47±2.0%;出水TN浓度为4.8±0.34 mg/L,去除率为71.68±2.0%;出水TP浓度为0.72±0.05 mg/L,去除率为69.2±2.0%。运行稳定后的出水各项水质指标除TP外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出水要求。
其他文献
本课题探讨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测定大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方法即制备含有活性分子的静电纺丝膜来捕集自由基。该种材料具有轻盈、携带方便、活性分子能够稳定存在于膜上、比表面积大、截留率大的特点,因此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空间立体采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静电纺丝法通过改变纺丝参数推注速度、接收距离、纺丝电压、高聚物浓度等对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研究得到结论为: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实现了制备活性分子膜的方法;成功
长期以来,边坡稳定性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一些重大的边坡失稳仍然多有发生。这些事故的背后,隐藏了诸多不确定的内外在原因,一些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现有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如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等,大多以边坡处于极限状态为基础,使得这些方法自身存在一定的假设。然而,随着岩土边坡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边坡加固的施工阶段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边坡常处于非极限状
癌症是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寿命。对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是迫在眉睫。本课题以三种癌细胞与荷瘤昆明小鼠为模型,运用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甘肃中药材活性成分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为中药活性成分在临床肿瘤治疗的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不同浓度的青蒿素、白藜芦醇、红茂草生物碱、黄芪多糖及黄芪黄酮处理体外培养的He L
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原因,土壤盐碱化愈来愈严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种抵御盐胁迫的机制。糖类、脯氨酸、抗氧化酶和一些耐盐性基因等在植物的耐盐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倍性不同其耐盐性也有所不同,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及提高作物产量,在作物育种中选择更加适应环境的植物是必要的。本论文研究以甜菜(Beta vulgaris L.)品种―TY03410‖(四倍体)和―TY03209‖(二
由于地形地貌以及季风区气候的影响,导致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而柔性拦挡工程由于其良好的耗能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泥石流的防治中。我国传统柔性防护网以钢丝绳网为主,其余材料柔性防护网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以钢绞线为基本材料组成索网,再辅以固定系统构成柔性索网体系。本文设计的索网以方形为主,这种形状的索网便于实现柔性索网体系的多跨度连接,继而实现大范围的泥石流防治。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泥石流沟床的宽度,设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作为其主要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图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如何针对具有不同复杂度的视觉任务,进行视觉特征空间感知,完成相应的任务目标,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视觉特征空间感知被普遍应用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风格迁移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提取任务所需完备的视觉特征信息,对于计算机视觉后期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完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特征的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糖尿病人血清胰岛素的变化是确诊、分类糖尿病类型的必须检查项目。快速、便捷、可靠的检查方法无疑是糖尿病病因确诊的必要手段。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包括两次分子杂交,在临床检测等实际应用过程中耗时较长,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一抗(单克隆抗体)和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重组融合蛋白sc Fv-HRP,将两次分子杂交(一抗结合胰岛素与二抗结合一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科党参属,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等功效。2018年,卫健委将其纳入药食同源名单,党参内生菌与党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可增强宿主抗旱耐寒、抗疾病能力、促进宿主生长以及提高药材质量等,对完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全面提升其产业发展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以甘肃省道地药材党参为
大气自由基是大气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不仅主导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转化过程,而且是二次细颗粒污染物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探索大气环境中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来源、分布以及相关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对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OH自由基氧化加合驱动力机制为核心,研究分析了兰州地区大气中OH自由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银西高速铁路工程连接银川到西安,对整个铁路沿线乃至我国西部建设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但银西高速铁路所在区域多为湿陷性黄土区,黄土的湿陷性对高速铁路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故而必须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开展湿陷性黄土区水泥粉煤灰碎石(CFG)长桩-水泥土挤密(CSC)短桩型桩网式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沉降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