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社会面临着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能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利用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将生物质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面临着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能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利用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将生物质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技术,得到的可燃气可用来发电、供热或者合成生物燃料等,用途广泛且利用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生物质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消耗化石能源并排放温室气体,给生态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系统生态热力学理论,本文选择中国某20MW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建立了生物质气化系统的生态热力学模型,开展了包括原料的农业生产、运输、工厂建造、运行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热力学核算分析:(1)核算了生物质气化系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计算了该系统的不可再生性指标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为0.07MJ/MJ和0.12kgCO2-eq/MJ。与传统燃煤电厂以及其他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进行对比发现,生物质气化系统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但其低碳特性还有待提高。(2)采用?值理论综合分析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整体生态效应,核算系统的?值评价指标,并与生物质直燃系统和生物质热解多联产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三个系统向外界输出的产品?值大于经济购买的?值,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生态环境效益,但对外来资源的依赖较强,发展的稳定性易受外界影响。相比其它两个系统,生物质气化系统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程度更高,资源利用结构更为合理,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3)从水足迹的角度,研究分析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结果发现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水足迹主要来自原料农业种植阶段和工厂运行的直接用水。与生物质直燃系统和生物质热解多联产系统相比,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节水性能较差。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持
<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智力之母,没有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都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兴趣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努力去探求事物的根源,使一个人的智力和
拓宽温病治法领域的途径在于立足当代,面对现实,尊古不泥、勇于创新;菌毒并治,局整并调,童视发挥中医专长,坚持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改革中药剂型,提高中医对外感热病的疗
本文从业余篮球比赛对篮球场地的要求、国家运动场地建设标准出发,分析篮球场的面层要求及验收标准。
<正>《学习时报》从2016年11~2017年3月,分26次连载了19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录,生动再现了习主席知青时期的成长历程。品悟那段峥嵘岁月,领悟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
详细介绍了"浦江智谷商务园"的设计建设情况,从中分析绿色商务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技术及社会经济效应,从而探讨绿色商务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对森林生态建设进行补偿的一种方式,而资金的筹集即是补偿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资金筹集方,式进行
本文总体写作构思是,运用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视角,重新描绘古希腊早期社会政治形态的演化过程。产生这写作构思的动机,首先在于笔者对于历史规律性的执着,对于文化形态史观的偏爱;其次是遵循笔者古希腊史专业方向的自然时间顺序;最后是觉得那段史料匮乏的时期,恰好是宏观理论与比较研究大展身手的绝佳舞台。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斯宾格勒理论体系中关于政治形态普遍演化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之后考察了古典文化心灵
<正> 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在小分子氧化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系用膨胀计法研究了Cu(Ⅲ)为氧化剂、丙烯酰
<正>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