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手段。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其职后培训的发展与转型不仅是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顺应终生教育思潮、缩小“城乡”乃至东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差距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力量——专业成长力,立足于专业成长力的视角之上,审视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与职后培训情况,发现并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专业成长力的视角之上,为今后职后培训的价值取向与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以参加四川省2012及2013年度“国培计划”的部分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取样与分析。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的具体设计。在第二章中主要从理论层面介绍了“什么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力”及专业成长力下的职后培训价值取向。第三章及第四章则主要是实证方面的分析:在第三章中,在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教师基本状况”的数据之上,对教师的基本状况与专业成长力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分析与了解。而在第四章中,则立足以问卷调查及访谈所得的数据之上,从专业成长力的视角对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培训基本状况”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目的、培训管理、培训者、培训考核与反馈”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之上,在第五章中立足于专业成长力视角对目前职后培训中所在问题的原因——即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从“培训理念、培训意图、培训模式”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所在。最后,在立足于上以上章节分析的基础之上,在第五章第二部分为向“专业成长视角下的职后培训”转型提出了相应建议与对策。从“国家及社会、培训机构、幼儿园、幼儿教师个人”四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在国家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健全教师法律法规,保障教师培训权益”、“加强专业成长氛围,营造“高关注”的培训环境”、“提高教师待遇与稳定性,加大财政投入”等;在培训机构层面提出了“完善培训管理与制度建设,建立培训后续跟踪与质量监督制度”、“关注教师培训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等;在幼儿园层面提出了“加强城乡信息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拓展培训形式,搭建本土化的培训平台”等;在幼儿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强化专业成长理念,开展自我研修”、“深化培训意识,提升培训积极性与主动性”等建议与对策。总之,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的发展不仅仅是几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事,而是关乎到“国家及社会”、“培训机构”、“幼儿园”、“幼儿教师个人”这四个层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自上而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重塑培训理念、转变培训意图、改进培训模式”,使今后的职后培训在“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上做到双赢,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力的不断发展,真正完成向“基于专业成长力视角下的职后培训”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