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安栓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尿潴留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疼痛和尿潴留为肛肠科常见症状,对病患的手术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困扰,术后镇痛和改善尿潴留症状是临床工作者致力攻破的难题。中医辨证施治的观念认为,产生疾病发展变化和决定最终结局的机制是病机,不受限于某种疾病、某个病位,具有相同病机的不同患病者可以采用使用同类的医治手段和方药,即异病同医。异病同治是我们中医学的常用方法,也是中医药辩证论治的重要体现,指导我们对疾病进行诊疗。中医认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PPH术后肛门疼痛和尿潴留病机是湿热夹瘀,与多种湿热瘀阻型下焦病如慢性前列腺炎有相同的病机,而前列安栓治疗治疗后者有显著的疗效。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前列安栓治疗这类疾病的机制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周边组织的刺激,能减轻直肠、前列腺、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炎症水肿,缓解肌肉痉挛。目的证实基于“异病同治”指导下,应用前列安栓医治湿热下注型混合痔PPH术后肛门肿痛及尿潴留有良好的临床使用效果,从分子层面剖析其发生机理。方法一、临床研究1.一般资料3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高州中医院肛肠科的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病患进行分组,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各15例,各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2.治疗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PPH术。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前给予前列安栓一枚纳肛,约在直肠4cm处。术后清晨及晚上换药时每天给予前列安栓纳肛,部位如前,共使用7d。对照组给予空白对照。3.观察方法(1)观察指标:排尿困难的程度、小腹情况、排尿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计分记录。(2)检测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二、基础实验1.建立痔疮小鼠动物模型、痔疮结合尿潴留小鼠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痔疮结合尿潴留模型组、痔疮结合尿潴留模型+低浓度给药干预组、痔疮结合尿潴留模型+高浓度给药干预组,每组各6只。(1)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2、hs-CRP表达水平。(2)流式细胞术检测CD4+Foxp3+Treg、CD4+IL-17A+T细胞的水平。(3)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JAK2、p-STAT3、SOCS水平。(4)免疫组化法检测黏膜层VEGF的表达程度。2.建立痔疮结合尿潴留疼痛小鼠动物模型将小鼠按随机分组,正常组、痔疮结合尿潴留疼痛模型组、痔疮结合尿潴留疼痛模型+低浓度给药干预组、痔疮结合尿潴留疼痛模型+高浓度给药干预组,每组各6只;(1)小鼠扭体反应实验:将药物塞入小鼠直肠内,20min后向小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记录给予化学刺激15min内各小鼠发生的“扭体”次数,以间接测定药物对小鼠镇痛效果。(2)对小鼠尾根部加压镇痛实验:首先将所有小鼠的尾巴脱毛,后将小鼠放在固定筒中,尾巴暴露于外,在距尾根部1cm处作好标记,试验中逐渐增加压力,以尾巴回缩作为痛反应,由刻度指示表上记下读数(g),即以加压重量反映痛阈,先测出基础阈值;药物干预,分别测量小鼠给药后0.5h、1h、2h、3h、4h的痛反应,共5次,以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来比较镇痛效果。(3)小鼠足跖肿胀实验:在每只小鼠右后足跖关节处作一记号,并注入1%新鲜鸡蛋清0.1 m L于足跖腱膜下致炎,30imn后药物干预,分别于致炎后1、2、3、4、5h测量其足爪容积,计算肿胀度与炎症抑制率。(4)ELISA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7A、IL-4和IL-10表达水平。(5)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检测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RORγt、GATA3和Foxp3的mRAN表达水平。结果一、临床研究1.治疗前两组病患之间的性别、年龄、病龄比较显著性差异(P=1.000,0.343,1.000,均P>0.05),两组病患数据有可比对的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尿潴留的疗效:治疗组排尿情况0分7例,1分8例,对照组0分7例,1分4例,2分3例,3分1例,治疗组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小腹情况和排尿时间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小腹症状0分11例,1分4例,对照组0分8例,1分3例,2分3例,3分1例,治疗组小腹状态明显较对照组好(P<0.01);治疗组排尿时间0分7例,1分8例,对照组0分7例,1分4例,2分3例,3分1例,治疗组排尿时间显著更短(P<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疼痛的疗效:治疗组VAS评分0-3分10例,4-6分5例,对照组0-3分9例,4-6分4例,7-9分2例,治疗组疼痛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镇痛效果明显(P<0.01)4.实验室指标: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治疗组IL-6和TNF-α显著降低,二者血清浓度均为术后2d<术后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基础实验1.尿动力学变化情况:(1)第一次膀胱收缩性排尿时间,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低剂量给药组(P<0.01)和高剂量给药组(P<0.01)显著缩短;(2)尿潴留期膀胱基础压力、第一次膀胱收缩性排尿后膀胱基础压力、第一次膀胱收缩性排尿后30min膀胱基础压力,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低剂量给药组(P<0.01)和高剂量给药组(P<0.01)显著降低;(3)第一次膀胱收缩性排尿阈值压力和排尿压力,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高、低剂量给药组与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第一次膀胱收缩性排尿后30min的排尿阈值压力和排尿压力,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高剂量给药组明显减少(P<0.01),低剂量组与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出现排尿后不稳定收缩,与模型组对比,低剂量给药组与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给药组出现排尿后不稳定收缩显著减少(P<0.01)。2.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变化:(1)TNF-α,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增加(P<0.01),低剂量给药组与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给药组水平明显减少(P<0.01);(2)IL-2,模型组水平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给药组与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给药组水平增加(P<0.05);(3)hs-CRP,模型组水平明显上升(P<0.01),低剂量给药组(P<0.01)和高剂量给药组(P<0.01)水平均显著降低。3.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化情况:(1)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模型组比值显著增加(P<0.01)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比值与之相比显著降低;(2)调节性T细胞,模型组调节性比例显著减少(P<0.01);对比模型组而言,低剂量给药组(P<0.01)和高剂量给药组(P<0.01)比例显著升高。4.相关蛋白表达量变化:(1)模型组JAK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组下调(P<0.05),高剂量组显著下调(P<0.01);(2)模型组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下调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3)模型组SOCS3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显著下调,且降低程度与剂量正相关。5.黏膜层VEGF的表达程度变化:模型组VEGF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显著降低。6.前列安栓的镇痛作用:(1)减少对扭体反应,与空白组的扭体反应次数相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均显著减少;(2)显著提高小鼠痛阈(P<0.01),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而言明显增加痛阈(P<0.05);相同给药剂量,加压时间越长,痛阈越高(P<0.01);(3)改善小鼠足跖肿胀度,干预1h和2h时,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肿胀程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前列安栓低剂量组(P<0.01)和高剂量组(P<0.01)显著减轻肿胀程度。干预3h时,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肿胀程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低剂量组减轻肿胀(P<0.05),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肿胀(P<0.01)。干预4h和5h时,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肿胀程度明显上升(P<0.01),对比模型组而言,低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1)。7.前列安栓对细胞因子的影响:(1)模型组IFN-γ水平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水平显著下调(均P<0.01);(2)模型组IL-17A水平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水平显著下调(均P<0.01);(3)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细胞因子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IL-10水平显著下调,低、高剂量组显著上调(P<0.01或P<0.05)。8.前列安栓对Th细胞特异性mRNA表达量的影响:(1)模型组T-bet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表达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降低更显著(P<0.01);(2)模型组RORγt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RORγt 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模型组GATA3 mRNA表达下降(P<0.01),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Foxp3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前列安栓低、高剂量组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结论1.前列安栓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尿潴留和肛门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通过动物实验探究前列安栓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尿潴留和肛门疼痛的作用机制,发现前列安栓可抑制TNF-α、hs-CRP等促炎因子和炎症因子释放,同时促进IL-2免疫因子释放。3.前列安栓通过抑制SOCS信号转导,负反馈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尿潴留小鼠体内Th17/Treg平衡,进而调控其炎症因子的表达,最后改善尿潴留。4.前列安栓下调炎症因子改善尿潴留及疼痛的症状,是通过下调Th1特异转录因子T-bet和上调诱导Th2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GATA3,同时调节转录因子Foxp3表达量,进而调节Th17/Treg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背景: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策略,寻找和挖掘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人群和关键切入点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林丽珠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成功研制了疏肝祛瘀解毒法治疗方案和疏肝祛瘀解毒方,通过总结临床病例,证实可有效起到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但疏肝祛瘀解毒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制是什么?是否跟肝癌的预后存在一定联系,以上皆是需要待解决的问题。也许能为抑制肝癌的疾病进展提供新
目的:1.探讨并比较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和膝关节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Medi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MU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膝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药物性肾损伤是药物性疾病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已有临床资料表明,约有25%的肾衰患者,其病变与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有关。未来药物性肾损伤将会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经济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药物(包括中西药物)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一般轻中度不良反应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未能形成相应的临床过程,此种情况并不能称之为“药物性疾病”。只有临床症状较显著,或有明显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
学位
学位
目的:通过对穴位埋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中英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Meta分析,评价穴位埋植是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HN的方法。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林国华教授创新性浮刺埋线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PHN的一种新方法。观察浮刺埋线治疗PHN前
目的:陈伯坛是清末民初岭南伤寒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其伤寒著作《读过伤寒论》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读过伤寒论》文字艰深、说理幽奥,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以阴阳、标本中气、开阖枢3个视角探析陈伯坛对三阴三阳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阐发陈伯坛对小柴胡汤方证的特色认识。方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法,结合《内经》《难经》中的基础理论、参考《伤寒论》的相关文献来研究《读过伤寒论》,尝试描绘出陈伯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