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阻酚膦中性镍的合成、表征与催化乙烯/极性单体共聚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烃与极性单体直接配位共聚,是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的最理想途径,也是高分子化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截至目前,烯烃与极性单体配位共聚的主要进展,是用?-双亚胺阳离子钯或膦磺酸钯催化乙烯与丙烯酸酯等商用极性单体的共聚。然而,金属钯价格昂贵,催化活性和共聚物分子量都比较低,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金属镍催化剂价格相对便宜,聚合催化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较高。但是镍系催化剂引发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时,常伴随着严重的极性官能团毒化反应,包括极性单体的?配位毒化、共聚物链末端官能团的回咬毒化和链末端极性结构单元消除等副反应。为克服这些毒化反应,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轴向大位阻酚-膦中性镍催化剂,深入研究了乙烯聚合、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的催化性能,实现了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等极性单体的高效可控共聚。具体创新结果如下:(1)在磷原子上引入一或两个轴向大位阻基团,可在催化活性中心上方或上下方引入轴向遮蔽平面,有效抑制向单体的链转移反应,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催化寿命、乙烯聚合催化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作为单组份催化剂,酚-膦中性镍催化乙烯聚合,活性可高达107 g/molNi?h,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可高达77万。相比小位阻中性镍,催化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2)轴向大位阻酚-膦中性镍具有极强的官能团耐受性,在DMSO等极性溶剂中,乙烯聚合活性仍高达106 g/molNi?h,甚至可在水相中引发乙烯高效聚合。该类催化剂可引发乙烯与丙烯酸酯的高效共聚,控制极性单体插入率为3 mol%,共聚催化活性和共聚物分子量可分别达到1.9×105 g/molNi·h和8万。(3)改变酚氧邻位和磷原子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位阻,可在宽范围内调节酚-膦中性镍的催化性能。在酚氧邻位引入F、CF3和C6F5等吸电子基团或者大位阻基团可以显著提高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并可提高催化剂的极性官能团耐受性;在磷原子上引入给电子取代基,亦可明显提高酚-膦中性镍的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和对极性官能团的耐受性。(4)除丙烯酸酯外,新型大位阻酚-膦中性镍还可催化乙烯与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腈、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丙烯酸甲氧基多缩乙二醇酯、乙烯基膦酸二乙酯、乙烯基二苯基氧化膦、乙烯基砜或乙烯基亚砜的共聚,生成插入率为0.5–5.9 mol%的线性高分子量共聚物,多数极性单体结构单元处于聚合物链内,而不同于膦磺酸钯催化合成的共聚物,其多数极性基团处于链端。虽然这类催化剂对烷基乙烯醚和醋酸乙烯酯具有很强的耐受性,但不能将其插入至聚乙烯分子链中。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目前,热力循环如有机朗肯循环、蒸气压缩循环已成为转化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技术手段。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温
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木质纤维素乙醇能量密度适中、便于存储和运输、易于生产且容易和石化燃料混合,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纤维素乙醇生产流程工艺虽然已
本论文以氨基酸和短肽类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合成了新型的自组装分子:二茂铁-氨基酸/短肽、卟啉-氨基酸,并设计了自组装和共组装体系。通过从自然界获取灵感,开发了光引发的聚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多样性以及它们在电、光、吸附/分离、磁性和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本论文选用分子量较小的有机配体氰基乙酸、卡龙酸酐(DO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有机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基本单元之一,在柔性显示、集成电路以及传感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半导体作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最核心的部分,其
植物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PSMFC)是近年来新兴的降解沉积物污染物同时获得电能的绿色修复技术。针对PSMFC阳极传质缓慢和降解有机物效率偏低的问题:优化了植物和阳极位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在过程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内部多相流动结构的复杂性制约着该类反应器的科学设计放大、优化操作以及有效控制,有必要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
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
锂硫(硒)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但可溶性中间产物穿梭效应及活性组分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导致电池容量低,循环寿命短,严重限制了锂硫(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是目前机动车尾气脱硝(NOx)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高性能SCR催化剂的开发。铜基菱沸石型小孔分子筛(Cu/SAPO-34和Cu/SSZ-13)自2009年进入科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