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筹资模式以及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现状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以上问题,探讨高储蓄率现状与中国养老金制度不健全的联系,从个人所得税缴纳的角度入手,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养老金个人账户联系起来,提出中国社会养老金制度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联动模式设计新方向,实现养老金制度和税收激励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内容分七章撰写,从六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养老保险基金和个人所得税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基于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提出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接着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高储蓄率的主要成因以及对养老保险的影响,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问题和个人所得税缴纳流失严重的现状,将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来源问题与个人所得税缴纳问题联系起来,提出本文研究探索的方向。然后在深入分析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以及税收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联动途径,并在总结分析国内社会养老保险精算平衡模型基础上,设计联动模式精算模型。模型依照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办法将工资收入者的收入分为九种等级,个体工商户者的收入分为五种等级,分别根据个人收入的等级不同测算研究个人所得税激励转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百分比例。第6章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在养老保险与个税缴纳激励联动精算模型中,定量分析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养老金的累积利率和退休年龄对个人账户替代率的影响,以检测联动模型的可行性。第7章针对养老保险联动个税缴纳激励模型在中国实施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1)以中国高储蓄率,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口过大以及个人所得税缴纳流失严重的国情为基础,结合国外养老保险与个人所得税联动机制的研究,探索性地将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相结合起来,提出将个人所得税的一定比例转入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新思路。(2)运用保险精算学生存年金理论,设计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联动的精算模型。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按照2005年养老保险政策和个人所得税法,分工资收入者和个体工商户者分别设计个人所得税转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体系,并从替代率的角度分析测算转入比例的可行性。(3)采用仿真方法,定量研究养老保险与个税缴纳激励联动模型中,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养老金的累积利率和退休年龄对个人账户替代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筹资,同时提高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积极性提供一个新思路和新途径,实现养老金制度和税收激励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联动模式在中国运用实施以及个人账户做实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