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份额中不断地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社会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周边的一些国家甚至成为当地居民的硬通货。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承诺到“不贬值”的政策,使亚洲区各国对人民币留下了良好印象。而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率先走出金融海啸的影响,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经济,同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具有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职能的汇率司,这是官方文件首次提及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年12月,央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提供流动性支持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为本国商业银行在对方分支结构提供融资便利,并可促进双边贸易发展。此举使人民币首次以官方的姿态走出国门。紧接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随后,中国与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蒙古、越南、缅甸等多个亚洲周边国家签署多项双边货币互换与双边货币结算协议;200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中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2009年0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了201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范围向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这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中国政府以上一系列的举措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条件下,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化程度的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如果在2008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在我国还算是一个在学术、理论领域讨论话题的话,在次贷危机之后,尤其是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多项举措已经清晰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自然演进、推进我国融入世界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利弊并存,一旦把握不好,出现危机,不但不能获得由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一系列好处,还会威胁甚至中断中国经济健康高速的增长。因而,深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地防范措施,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展开研究,例如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人民币国际化条件的契合度、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面临的诸多两难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业、银行业的影响等。虽然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同学者还是会有稍许分歧,但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给中国带来铸币税收益、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改变国际金融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会有显著收益基本是持赞同观点的,同时,也建议政府积极地采取行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是全然的百利无害,因此,本文是在上述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国际货币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对于国际货币的理论论述,金融深化理论等,从货币国际化将会面临的风险角度入手,分析人民币在推进国际化进程当中将会遇到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篇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在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银行积极采取多项举措推动人民币与多国的货币互换与贸易结算货币等现象为研究背景,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即从风险角度,对人民币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继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及货币国际化相关问题,对学术界研究成果整理,作出文献综述,并宏观概要全文的整体框架及各章节的内容纲要,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难点作出总结。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涵义,进而得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一国货币国际化应当具备的条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金融深化理论、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最佳货币区理论等做简要梳理,为本文后续的展开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一国货币国际化将会遭遇的风险进行分类,即会对一国的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一国的经济、金融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通过构造相应的宏观经济模型,对各种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第四章,即在前几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例如,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会面临资本大规模进出的情况,进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独立性构成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当前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资本账户将完全可兑换,这就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汇率的稳定性、货币替代等方面造成巨大风险;而且人民币要维持国际化,必须有相应的海外军事存在与对外援助,这就会对我国的财政政策构成风险。第五章,根据对上述风险的分析,为保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即首先要构建全面风险控制体系,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对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因素和所有业务部门及其相关性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其次,从继续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来使交易者对人民币保持信心;以及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主体等方面完善金融体系,构建一个高度发达、开放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同时,构建相关制度环境,减少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冲突等。再次,从加强与亚洲货币合作与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深化等相关政策的完善进行风险的防范。最后,从优化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中间目标的选取,以及均衡汇率理念构建的角度,从货币政策与外汇管理等方面防范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面临的风险,从而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