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日益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也正成为代表一国物流行业发展进程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行业,约有10到15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被公认为具有一定的成熟度,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业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第三方物流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潜力巨大、增长迅速的行业。一方面是由于各大公司和商业机构面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而将运输、仓储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操作;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通过供应链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凭借其专业优势和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通过充分提高物流各环节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客户节省费用,减少了资本占用。现代第三方物流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精心策划物流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增强客户的成本优势。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尚未充分培育起来,第三方物流供方资源普遍闲置。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还没有完全破除计划经济的影响,条块分割严重,缺乏企业间的整合,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应的优势。中小型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又存在着运作不规范,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加剧了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整体的“发育不良”。在内部管理方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比较薄弱,高素质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其缺乏系统性物流管理理念,不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说,政府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过程巾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规范的物流行业的运作环境和行业秩序,构建顺畅的物流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交通系统、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标准、以及其他物流基础服务设施等各方面,搭建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要在培育自身竞争力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手段,积极引进符合现代物流行业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通过最大化地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需要站在战略性发展的高度,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恰当地设定目标客户群,打造企业品牌,最终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整体形象。
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已摒弃了早期粗放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代石油石化企业的成本结构中,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可压缩空间越来越小,国外石油石化企业已经开始加强物流管理,将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从企业内部挖掘利润的有效途径。从近些年来内部物流管理的改革实践来看,我国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它在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具有其他行业和企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储运设施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不规范;人员和机构设置延续旧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系统,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应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使得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物流在运作方式上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储运环节,尚未从根本上培育出综合物流服务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石油石化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从政策上转变观念,破除旧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从经营管理上转变观念,建立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的物流人才,实现物流的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客户策划科学的物流方案,从内部市场入手,逐步形成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