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钙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初治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单纯切除术的30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乳腺X线图像特征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钙化存在的相关因素,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钙化的表达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1)钙化组在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与非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51、8.480、10.558、6.283、9.682、16.380、3.947,P=0.000、0.037、0.005、0.043、0.021、0.001、0.047)。(2)钙化是淋巴结转移及Her-2过表达的相关风险因素。钙化组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非钙化组的1.736倍;钙化组Her-2过表达的风险是非钙化组的2.297倍(P=0.022、0.007,OR=1.736、2.297,95%CI:1.084-2.779、1.260-4.187)。(3)钙化组和非钙化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84.42%和96.15%。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行COX多因素分析提示钙化和淋巴结状态(淋巴结阳性4-9个和>9个)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08、0.000(0.021、0.000),95%Cl:1.380-8.510、1.231-12.144和2.570-20.492)。结论: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较差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