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以及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及脑病科住院及门诊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灸组、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针灸组予以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6次,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化瘀通络灸每周二、周四、周六治疗一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叶酸片(两者均是每日1次,一次5mg,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当天及后2个月随访检测血液中Hcy含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等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个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两组患者MMSE表、Mo CA量表、ADL量表的评分均有所上升,CDR量表、SDSVD量表评分有所下降;与西药组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针灸组MMSE表、Mo CA量表、ADL量表的评分上升更明显,CDR量表、SDSVD量表评分下降更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两组患者血清Hcy均有所降低;与西药组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针灸组血清Hcy降低更显著。结论:针灸组和西药组均能够改善VD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但针灸组疗效显著;针灸组和西药组均可降低VD患者血清Hcy,且与药物组相比较针灸组效果更佳;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的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Hcy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颈椎病的10%-15%。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导师经过近30年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实践,最终自创了一套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方法—针刺“颈部膀胱经”。本次研究经过严密的临床设计,通过针刺颈部膀胱经治疗CSA患者,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数据,用客观数据评价针刺颈部膀胱经穴位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CSA提供新
目的:应用临床病例采集系统和病例数据处理系统,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和肾脏病理诊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全国名老中医曹恩泽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的用药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记录曹恩泽教授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慢性肾炎患者信息,使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所研发“名
目的观察阳明经接气通经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取阳明经关节处腧穴行平补平泻法,观察组行接气通经法。两组进行6次/周,为期4周的治疗。以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变程度评判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
目的:通过观察清解方口服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清解方口服联合西药灌肠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患有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间,查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50mg、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0.9%生理盐水100ml配制成的灌肠液灌肠,每日一次,灌肠后至少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失眠症状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以期探索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疗程4周。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多导睡眠图(PSG)及诺丁汉健康量表(NHP)量表等相关指标。结果:
目的:本研究以某社区65周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为分析该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进行相关中医体质调查,并研究其体质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尿酸水平以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对中医体质为湿热质或血瘀质的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予以苓玉清络饮为基础方进行干预治疗,并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以期为社区中医药防治老年高尿酸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在来自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通过温阳利水方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和单纯的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的对比和分析,探讨温阳利水方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于减缓患者腹水的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全身不适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并确立温阳利水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肿瘤引起恶性腹水的患者共6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目的评价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治疗肾阳虚型POI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医学指标变化,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收集的60例肾阳虚型POI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芬吗通口服,观察组30例予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性激素水平(FSH、LH、E2)、AMH、AFC、PSV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清性激素及AMH值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
目的:探讨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基础药物治疗+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评价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增强患者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升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人,共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泼尼松、甲钴胺分散片治疗。研究
1目的本临床研究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确诊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应用芪归糖痛宁联合西药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该方治疗NPD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分析芪归糖通宁对患者血清VEGF和Cys-C含量的影响,及对患者视力、眼底、血糖(FPG、2h PG、H b A1c)、CMT、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探索和充分发挥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