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草药、植物中寻找有效且毒副反应小的抗肿瘤药物俨然已成为新世纪国内外学者研发抗癌药物的新方向。香芹酚已证实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对人的正常细胞毒性较小。已有多项实验研究表明香芹酚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对人肝细胞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及肝细胞LO-2,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香芹酚作用24h,MTT法检测香芹酚的的抗增殖效应,Hoechst33258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香芹酚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分析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及PARP表达的影响以及MAPK家族蛋白的各种磷酸化形式。最后,分别使用P38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U0216阻断ERKMAPK信号,通过MTT法及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其阻断后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变化。结果:香芹酚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增殖效应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随着香芹酚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24h作用时的IC50浓度为0.32mM,而同样条件下香芹酚对肝细胞LO-2细胞表现出低毒性。Hoechst33258核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香芹酚诱导了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Hoechst33258核染色的结果显示随着香芹酚浓度的增加(0、0.05、0.1、0.2、0.4mM),HepG-2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升高,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凋亡率依次为:3.70±0.22%、13.50±1.59%、25.80±2.18%、30.50±0.25%、50.60±3.81%。Western Blot结果发现香芹酚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h后,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且呈浓度依赖性;当香芹酚浓度在0.2mM以上时出现caspase-3的激活及cleaved PARP片断,亦呈浓度依赖性,说明香芹酚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线粒体途径相关。予以相同浓度的香芹酚处理肝癌HepG-2细胞15min后,Western Blot结果发现磷酸化ERKMAPK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磷酸化P38MAPK亦被激活,但其蛋白表达随浓度变化无明显趋势;而JNK磷酸化未被激活。在阻断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抗增殖效应增强而诱导凋亡效应无变化;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香芹酚对肝癌HepG-2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减弱,同时抗增殖效应减弱。结论:1.香芹酚具有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抗肝癌HepG-2细胞的效应;2.抗肝癌HepG-2细胞的效应是通过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3.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其中ERKMAPK信号通路主要参与其抑制增殖作用,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其诱导凋亡作用。
其他文献
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日语主语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有时被省略;有时却必不可少;有时又由于日语中助词'は''が'的影响表示的意思也有所不同。正确认识、理解、掌
【正】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外人面前尽力表现自己的时候,却经常被他人误解;在同学、朋友甚至家人眼里,我们似乎总留给别人一些自己所不情愿或是不认可的印象;尤其
期刊
不同的经济学体系都存在经济学科学性方面的不同理解,也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别归类到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是缺乏科学性
文章介绍了正念的源起、概念及项目内容,对正念疗法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综述,并针对乳腺癌患者的特点提出正念干预的建议和展望,为国内学者实施正念疗法
本文通过挖掘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塑造江西赣州城市品牌的策略:(1)营造客家文化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浓郁氛围;(2)打造体现赣南客家文
恶性黑素瘤(MM)是致死率最高的皮肤肿瘤,此肿瘤特点是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五年生存率低于11%。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不令人满意,尤其是转移性黑素瘤。至今尚
背景: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是内源性的调控基因,通过结合靶基因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降解靶基因来发挥其作用。microRNA对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