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是内源性的调控基因,通过结合靶基因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降解靶基因来发挥其作用。microRNA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有望成为一种对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又称为恶黑,发病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6.8%~20%),其恶性度高﹑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进行了分析,显示microRNA-192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高表达,本研究以microRNA-192基因作为实验目标,研究其在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作用。目的:探讨microRNA-192抑制物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分子在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细胞培养将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含青霉素100U/ml,含链霉素100U/ml,PH7.2)中,放入37℃、5%CO2的培养箱内进行常规传代培养。2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分化及形态。3在MicroRNA-192抑制物(200nmol/L)转染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48小时后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其microRNA-192基因的表达量与未转染细胞microRNA-192基因表达量的差异。4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剂量microRNA-192抑制物(400nml/L,200nmol/L,100nmol/L)转染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5应用Anexin-ⅴ-PI双染色检测转染后第二天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早期凋亡的变化,将实验分为正常细胞组,LipofectamineTM2000对照组,实验组(200nmol/L)。6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a=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结果:1未经任何处理过的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增殖旺盛,核固缩现象较少见。2转染6小时后,microRNA-192抑制物(100nmol/L、200nmol/L、400nmol/L)转染效率在80%-90%之间。3MicroRNA-192抑制物(200nmol/L)转染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48小时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转染前microRNA-192基因表达量相比明显降低。表明microRNA-192抑制物已成功转染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并部分沉默microRNA-192基因。4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处理因素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正常细胞对照组和LipofectamineTM2000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实验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和Lipofectamin eTM2000对照组对照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microRNA-192抑制物浓度从100nmol/L、200nmol/L到400nmol/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增高。5用Anexin-ⅴ-PI双染色检测microRNA-192抑制物(200nmol/L)转染48小时后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后的早期凋亡率与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MicroRNA-192抑制物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icroRNA-19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明显。2MicroRNA-192抑制物对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3用MicroRNA-192抑制物转染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后能诱导A375细胞早期凋亡。microRNA-192抑制物影响A375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