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信息量的空前增大,传播制作手段的迅速更新,人们对新闻信息不断变化的要求,都使新闻标题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扩大和强化。以往的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的1 、写作学角度,2、传统修辞学角度3、语体学研究方法。在这些研究中新闻标题研究只是新闻写作技巧的一个部分,但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事实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收者。新闻语言是传播者的思维、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的负载物的综合体现者。标题是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天然地处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标题语言研究应从标题处在新闻语篇这一特定的语境角度切入,从标题特定的语用功能出发,会使语法、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新闻标题的功能,应该从社会的角度,尤其是把传播行为看作是言语交际行为入手。从本质上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新闻语言是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工具,新闻写作的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如果把新闻传播的过程看作是言语交际的过程的话,新闻标题可以看作是交际中要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任何言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语境主要包括社会背景、场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任何一次言语交际都不能摆脱这三种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传播中,记者首先期望受众采取一种合作态度,我们可以认为新闻传播是在受众与读者之间进行的隐性会话。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标题是由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特定的意义内容构成,新闻标题表达与交际都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新闻语言界定为功能语言。它的独特性在于新闻语言所指称的事件要受言说行为本身的制约。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视角。 <WP=34>一、标题的主要功能(一)行为功能:即说话人通过言语交际去影响听话人的行为的功能。说话人通过言语交际去影响听话人的行为、态度或改变听话人的状态等,以此完成某一项工作。标题的宣传价值体现着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能潜移默化地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二)文化引导功能: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决定了读者对新闻只能有选择的获取,而这种选择一般是通过新闻标题来实现的。新闻标题把这条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事实和问题揭示出来,帮助读者在获知这条新闻时抓住重点和核心,进而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有助于读者对篇章的阅读、分析、认知和理解。新闻标题所突现的是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其核心体现着受传者对当今的物质和社会文化的追求和选择、需要。(三)概括吸引功能。同任何一种名称一样,标题宜短忌长。语言学的经济原则在标题中体现得特别突出。标题是篇章内容的浓缩,要求以尽量简短的词语概括篇章的内容。这类格式大都具有话题性质,是篇章所由谈起或所要表述的中心。一个好的标题作为一个有形的东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形象感、层次感、真实感,进而使读者产生阅读新闻的欲求。(四)认知称名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传授某种知识或观点的功能,认知是指人们感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新闻标题是新闻中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那部分事实和问题的浓缩和概括,这决定了新闻标题既有依托稿件的从属性,又有独立的负载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属性。二、新闻标题的制作策略(一)非主谓结构:简短的标题往往更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完成标题的吸引性功能。无主句的使用使人产生权威感,从而很好地突现行为功能。(二)固定表达形式:记者可根据自己推测的听话人的先有知识储量,利用概念结构的部分激活点去触发听话人有关的概念结构网络。由于固定用语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某特定交际场合中的规约用法,属于该语<WP=35>言团体的人,并不难理解它所具有的真实含义。这种表达形式既具有文化功能同时也具有概括性。(三)虚化:新闻标题特别是报道性标题往往反映动作行为的完成或新闻事物发生变化的时间,但标题中时体词常常不出现。篇章中的一句话在转化为标题时,要通过虚化泛化等手段完成其称名功能。(四)意和:在语言信息处理上的习惯和言语行为的实施倾向都可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规约化。听话人借助语言进行联想和推理,完成了认知功能。(五)语义隐含:它可以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对比强烈,富有概括力,表现力,吸引力。正由于语义隐含,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使读者引起兴趣,具有吸引功能。(六)标题动词概括法:标题语言的紧凑性是极为突出的,它以尽可能简洁的形式容纳尽可能丰富的内容。特殊的动词用法体现了称名功能。(七)引号与辞格:引号实现了词语的超常搭配,辞格的运用使语言简省,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概括吸引功能。(八)语义中心化:流行词汇的使用丰富了报道的语境。当社会文化的因素成为报道的意义潜能,标题就突出了文化引导功能。 (九)文言格式:语词精粹,准确而富有文化内涵,这种格式既有概括吸引的功能又有文化的底蕴。在言语实践中,语言功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实现的。功能与形式紧密相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