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中国小学生汉字书写习得比较分析——以初学汉语的留学生和中国一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对于汉字文化圈还是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汉字都是他们学习汉语的一大难关。汉字“难认、难读、难写”已成为普遍认识,而在这三难中,“难写”为最难。实际上,对于中国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汉字书写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试图通过对初学汉语的留学生和中国一年级小学生汉字书写状况的描述和总结,比较两者在汉字书写习得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他们学习汉字的不同过程以及学习汉字时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接受的教学方法的不同,思考借鉴我国母语汉字教学的经验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对象以及语料来源、分析视角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对留学生汉字书写习得状况,分别从笔画、汉字结构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与总结。分析收集到的留学生的书写材料,对留学生在书写时产生的偏误字进行总结,将书写偏误分为笔画类偏误、部件类偏误和整字类偏误,三大类偏误下又表现为一些小类。本文对每种偏误形态归类后都给出了例字,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原因也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介绍了小学生汉字书写习得状况,给小学生书写时产生的错别字进行了分类并对书写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对比分析了留学生和小学生汉字书写习得状况,发现小学生整体的书写情况要好于留学生,但二者在书写状况方面也存在着相同点。本文从二者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原因,从对比分析中得到一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启示。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回顾总结全文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一些思考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随着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对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对
本文对苏轼一生中所结交的僧人进行了收集与考察,虽然不能涵盖其交往的所有佛僧,但在苏轼诗词文中出现的僧人,本文都尝试着对其生平及与苏轼的交往作简要概括。本文欲从苏轼与僧
施蛰存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对其进行研究自有意义,甚至已成热点。自1990年代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迄今为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对施蛰存的研究主要
关于时间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在认识宇宙、研究自然的过程中,曾经对时间的本质及其特性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而且提出过许多卓越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