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话理论在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近20年里,出现了对话中主体缺失、无目的形式化对话以及教师对对话理论认识不清等误区和误读。然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迫切需要研究者们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去深入理解和应用对话理论,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课堂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养成。因此研究如何改进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是及时必要性的。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厘清对话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理论在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近20年里,出现了对话中主体缺失、无目的形式化对话以及教师对对话理论认识不清等误区和误读。然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迫切需要研究者们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去深入理解和应用对话理论,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课堂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养成。因此研究如何改进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是及时必要性的。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厘清对话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对话理论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为对话理论更加切实可行地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可借鉴之处。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论述的是对话理论在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呈现出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师生自我对话六种不同对话形式以及对话形式下语文阅读对话教学问题性、建构性、情境性、审美性的四个教学原则。第二部分论述的是当下教学实践中对话理论在应用时存在的教育目的育“分”化,对话主体走向一极化、教学方式单一化,师生走向低效对话、教学内容封闭化,师生话语形成“霸权”与“空场”、提问环境紧张,课堂文化“对话性”品质缺失四个主要问题。第三部分论述的是改进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首先围绕多极对话的前提、关键、目标进行目标设计;其次从安排前置性阅读学习、设置主问题、注重教学内容的建构性三个方面组织“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再者可以采取诵读教学、情景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最后语文教师应提升对对话理论的理论自觉性。第四部分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策略分析和实践角度,进行了一个加强对话理论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结语部分总结梳理了本论文在撰写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都说写作是语文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是写作中的三大主要问题,像三座大山,不仅压在学生身上,还压在教师身上,在教学中教师存在不想教、不会教、不知道教什么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写作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二是由于学生生活、写作经验较为缺乏造成的没得写,三是学生语文经验缺失造成的不会写。其中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是写作中的根本问题,意即动力的缺失是根本性的缺失
北海民间文学是由北海地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主要在北海地区通过口耳相传广泛传播的,主要表达北海人民劳动生活、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北海民间文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无论是从文本内容上还是其精神意义上,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首先在第一章对北海民间文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北海民间文学进入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即符合社会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写作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在写作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课程改革方面具有重大贡献。他把自己的写作研究成果和对语文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写作本位思想。潘新和的写作本位思想是对阅读本位教育理念的扬弃、升华和发展,不仅为语文教育研究创造了新的思维范式,而且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它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为语文界打开了新的一扇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写作知识泛滥、教学观念错误、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在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前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还存在对写作教学认识不足、写作教学模式化、缺乏写作学情分析意识和方法等突出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除八、九年级上册外将原本位于附录的“名著导读”模块提前至教材的第三和第六单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学界内外的巨大反响,“名著导读”模块教学应如何开展成为了当下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名著导读”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门的“名著导读”模块,在教材中由“推荐阅读”、“读书方法指导”、“专题研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模块”五个部分构成。本文的研究仅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部2012年开始组织编写,并于201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科书,此次出版的语文教科书将逐步取代原来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在诸多方面做出了调整,例如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此外,还一个重要方面的改进便是重建了语文知识系统,研究这个重建的语文知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本研究认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主要由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的气息荡漾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指引着人们不断向前,走向复兴。在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文章,这些英雄人物形象身上承载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英雄人物身上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信念,能够很大程度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挖掘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形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目前古诗文成为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三大难题之一。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文言字词、古诗文文学常识等显性知识,而忽视激活学生缄默知识,不重视学生情感、经验、语感等。这将不利于教师在高中
在2020年新修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吻合,能够用于指导教师落实新课标所提出来的要求。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发挥中介作用的意义重大。本文以费厄斯坦中介理论及其提出的12个中介特征作为标准,采用问卷调查、
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初中生个体学习能力提升和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生掌握和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方法的程度,它包括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比较与分类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辨识谬误的能力等,并且还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思维规律的遵循程度。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方面的表现是理解能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