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之称。然而,伴随着洛阳大火、尉氏“假棉花”案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河南形象遭受了极大的损害和误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形象牵动着千万人心,成为中原大地上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河南形象已有所改观,区域实力也有显著提高,但“形象”事关发展大局,信誉资源不容再遭损害。因此,河南形象不尽如人意的事实,仍要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立足形象理论,分析形象与实力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引出树立河南形象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回顾河南形象经历的四个历史时期,再现媒体视线中的河南形象,并借用媒介形象的观点,阐释河南形象陷入被动“丑化”怪圈的缘由;同时,运用“刻板印象”、“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等相关传播学原理,从历史难题、媒体因素、政府与媒体互动三个方面求解河南形象问题,推论出影响河南形象重塑的关键因素;根据河南形象已有改观的新背景,利用数据论证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相互推动作用,展示河南迎来赞誉声的客观事实;最后,尝试从树立形象意识、创新实现方式、运用新媒体三个方向提出河南形象传播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