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去仪式化传播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推动了传播的文化研究转向。“传播的仪式观”是相对于“传播的传递观”提出的,是对传播权力控制和效果研究的反叛。“仪式传播”概念是罗森布尔在继承凯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仪式传播”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传播行为的仪式化、传播内容的仪式性和媒介接触行为的仪式化。本文认为新媒体传播是对传统媒体仪式化传播的解构,是一种去仪式化的传播。从媒介视角而言,数字化的新媒体时间是非线性的,空间是虚拟的,打破了传统媒体仪式化传播所需要的特定时空;从内容视角而言,新媒体的超文本特性让所有信息网状链接,内容变得碎片化,破坏了仪式性内容所需要的程序性;从受众视角而言,新媒体的高度互动性使受众获得了表达的自由,消解了仪式化传播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新媒体的去仪式化传播打破了媒介内外的界限,构建了人人可参与的“世界村”,但是不受物理时空限制的数字化信息给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以图像为中心的多媒体信息改变了印刷时代以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再仪式化”的趋势,让大众真正获得思想的独立。
其他文献
随着出版转制的进程进入尾声,出版社摆脱了体制的束缚,但是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出版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出版社也开始重视品牌化发展战略。但是由于长期体制的束缚,出版
在县级广电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的严峻形势下,诸暨市广播电视台(浙江浣江传媒集团)之所以能在新闻宣传事业和广电产业发展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的一点是,顺应和把握了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在各个企业中的运用如火如荼,其中不乏在建筑领域的高度运用,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运用为建筑的设计、施工及竣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