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预测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盖下桥墩局部冲刷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能够正确计算出桥墩附近局部最大冲刷坑深度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设计十分重要,传统回归方程计算最大冲刷坑深度时,在综合考虑相关控制变量和边界条件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实验室清水条件下桥墩局部冲刷的试验数据,分别分析了流速、有无冰盖、墩径、河床泥沙粒径和水深与桥墩局部冲刷坑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对影响桥墩局部冲刷产生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将试验数据的3/4作为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集、1/4作为预测模型的测试数据集。在预测明流条件下的桥墩局部冲刷坑深度时,网络的输入因子有:水流弗汝德数Fr、水深与墩径之比h/D、中值粒径与墩径之比d50/D、水深与河床泥沙中值粒径之比h/d50;输出因子:ds/D。在预测冰盖条件下的桥墩局部冲刷坑深度时,网络的输入因子有:水流弗汝德数Fr、水深与墩径之比h/D、中值粒径与墩径之比d50/D、水深与河床泥沙中值粒径之比h/d50、冰盖下表面糙率与河床泥沙表面糙率的比值ni/nb;输出因子:ds/D。采用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确定系数(R~2)作为计算结果的评价指标,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当使用无量纲形式的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时,比用原始冲刷数据能够更好地预测平衡冲刷坑深度。敏感性分析表明,流速和弗汝德数Fr对平衡冲刷深度的影响大于其他独立参数。BP模型在预测明流条件下桥墩局部冲刷坑深度时,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541、MAPE为29.67%、R~2为0.9105、RMSE为0.1335;在预测冰盖条件下冲刷坑深度时,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337、MAPE为28.58%、R~2为0.8550、RMSE为0.1911。结果表明了BP神经网络预测明流及冰盖条件下桥墩局部冲刷坑深度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大型重要桥梁来说,结构有限元模型是对其进行复杂响应分析、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和长期健康监测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一个准确和有效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非常重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应该是经过现场静动载试验验证了的,能够精确、全面反映桥梁结构真实静动力学特性的完整空间有限元模型。本文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跨828m的双塔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施工设计图纸建立了该桥初始有限元模型,然
根式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异形桩基础,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目前已经应用于望东长江大桥、池州长江大桥等实际工程中。由于根式基础普遍为大直径桩,极限承载力较高,普通的桩基检测手段难以检测其极限承载力,因此工程上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检测。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针对自平衡转换中根键的转换系数,对根式基础极限承载力的自平衡转换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根式基础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对根式基
对于服役期的桥梁结构来说,时变索力识别是进行斜拉桥拉索极限状态安全评定和疲劳累积损伤评价的基础。传统基于振动法的索力测试方法无法对变化的索力进行实时识别,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广义S变换传递比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时变索力识别中,从而为时变索力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讨论了不同参数选择对于改进的S变换窗函数的影响,并针对所采用的双参数广义S变换给出了基于聚集度准则的参数优化方法。与
本文以混合层型粘土累托石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共沉淀法、原位生长法和水热法制备锰基累托石催化剂,探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参数(前驱体、煅烧温度和料液比等)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取等体积浸渍法、共沉淀法和原位生长法制备Mn/REC催化剂,在确定最优负载量为10 wt%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究了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协同作用本质。从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可以
目前,我国在繁忙高速铁路营运状态下进行路基增建方面技术研究较少。传统高速铁路帮宽路基本体常采取土质改良AB组料、同既有线路基砾石类或级配混合填料,此类填料重度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在高填方路基工程中将大幅增加既有线旁侧偏压荷载,易造成路基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降,危害列车行驶安全。我国于2002年引进并发展了泡沫轻质土技术,其材料具轻质高强、自立性优良、可泵送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道路加宽、软基及冻
液态金属钠作为钠冷快堆的冷却剂,具有中子吸收截面小、比热容大的优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所以,为了保证钠冷快堆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冷却系统中的钠流量进行准确监测。永磁式钠流量计常用于钠流量测量,但是,其永磁体在工作时会受到高温和辐射的影响,发生退磁现象,从导致钠流量测量误差增大。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校准。由于内潜式的钠流量计在工作时需要浸没在钠液中,无法取出,因此,对于这类流量计只能进行原位校准
桥梁工程安全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冰期桥墩安全性考虑,从冰期局部冲刷和冰期洪水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寒冷地区工程安全建设提供参考。局部冲刷问题的研究对于桥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冬季寒冷地区河渠会形成冰盖,冰盖的存在对河流中桥墩局部冲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水槽清水冲刷试验,采用不同流速、水深、墩径、粒径等条件,研究了冰盖下圆柱形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坑形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和明流
T梁桥横隔板是为了增强桥梁横向刚度、保持桥梁结构整体性而在T梁之间设置的传力构件,其通过变形协调,将荷载传递至各片纵梁上,起到荷载分配的作用。传统工艺是在现场采用现浇方式将横隔板与主梁连接起来,该方法在梁体架设就位后需进行大量的焊接与现浇作业,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这显然已与高效、环保理念相违背。近年来,在城市桥梁横隔板建设中,为避免传统施工方法产生的弊端,逐渐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
网格加筋壳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效率,常被作为重型运载火箭的承载结构。目前在运载火箭中使用的网架加筋壳材料主要为金属合金,为了防止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加筋壳被烧蚀或热屈曲失效,通常在加筋壳的外表面粘贴一层泡沫陶瓷。金属合金和泡沫陶瓷物理属性相差较大,在高温环境下两者之间的界面处存在着较大的应力集中,往往会造成界面产生裂缝或脱层,引发严重后果。本文将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
钢-混组合梁桥结合了钢材抗拉强度高,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桥梁运营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由此引起的疲劳问题可能为桥梁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除了车辆荷载的直接作用外,混凝土开裂、环境腐蚀效应等对结构产生的退化作用也会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损伤。因此,论文开展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考虑结构性能退化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以一座高速公路钢-混组合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