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孔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系统比较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拓展介孔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对二者的电化学传感特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分别合成出介孔TiO2和纳米TiO2,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传感特性,结果表明介孔TiO2由于拥有规则的纳米孔道从而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敏感特性。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F-127为模板剂,四氯化钛为钛源,在无水甲醇中合成出介孔TiO2,并在无模板时合成出纳米TiO2。利用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N2吸附-脱附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借助K3[Fe(CN)6]探针详细研究了碳糊电极、纳米TiO2修饰碳糊电极和介孔TiO2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与纳米TiO2相比,介孔TiO2具备更优的传感特性,显著提高电极的有效面积和电子交换速率常数。2、系统研究了苯酚及五种对位取代苯酚在碳糊电极、纳米TiO2修饰碳糊电极和介孔TiO2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介孔TiO2显著提高它们的氧化信号,具备明显的增敏效应,但是纳米TiO2的增敏效果并不显著。探究了NaCl浓度的影响规律,在碳糊电极和纳米TiO2修饰电极上,NaCl浓度对酚类的氧化信号几乎无影响。然而在介孔TiO2修饰电极上,酚类的氧化峰电流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Gouy-Chapman理论吻合。此外,还考察了取代基对酚类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其氧化峰电位与Hammitt常数线性相关。3、基于介孔TiO2对对氯苯酚显著的增敏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对氯苯酚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5.0×10-8 ~ 5.0×10-5 mol L-1 (R=0.995),富集3 min后检测限为1.0×10-8 mol L-1。将其用于水样中对氯苯酚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9.0% ~ 104.8%。4、合成出硅铝摩尔比等于30的掺Al介孔氧化硅(Al-MCM41),并制成修饰碳糊电极。研究表明Al-MCM41对儿茶酚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效应,能显著提高其氧化峰电流,同时降低氧化过电位。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儿茶酚的新方法,检出限为1.0×10-7 mol L-1。将此方法用于茶叶中儿茶酚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