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奋力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这项任务的关键一环是要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职业素养硬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高校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在抓紧提升工科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着重做好职业素养教育,明确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完善其在职业技能以外的其他诸如道德伦理、职业价值观、职业规范等的需求,为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素养内涵进行整体分析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既存在学理上的根源也存在现实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相契合,注重工程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也有着提纲挈领的指导性意义。文章通过对广西区内重点理工科院校学生和教师等的调研发现在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在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上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教育过程中二者联系不紧密、相关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核心价值观内容较少、职业素养教育师资缺乏等问题,并在针对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应对策略,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素养的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明确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地位、完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模块、立足工科学生主体需求,整体进行课程融入性教学设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保障体系,在确定主体性与主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加强师生联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加强工科大学生在课堂和实践的双重保障。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素养内涵进行整体分析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既存在学理上的根源也存在现实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相契合,注重工程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也有着提纲挈领的指导性意义。文章通过对广西区内重点理工科院校学生和教师等的调研发现在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在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上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教育过程中二者联系不紧密、相关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核心价值观内容较少、职业素养教育师资缺乏等问题,并在针对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应对策略,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素养的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明确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地位、完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模块、立足工科学生主体需求,整体进行课程融入性教学设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保障体系,在确定主体性与主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加强师生联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加强工科大学生在课堂和实践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