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以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为视角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律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及保持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的功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主导的用工模式。我国也在积极推广该制度以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严重的问题,实现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但是《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两级分割、城乡分割的特殊情况存在诸多不契合之处,使得我国对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成效并不明显。   本文通过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世界各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三项措施:   一、建立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措施的针对性:以二级劳动力市场为适用重点,并且排除对部分流动性较大行业的适用。   二、建立合理用工模式,实现宏观调控措施的软着陆:肯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空间,促进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转化。   三、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增加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力。
其他文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在合伙企业债务诉讼中,合伙企业为民事诉讼当事人。《最高院关于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当合伙组织
200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强调了国防教育要从学生抓起。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中最有理想与活力的群体,在大学生中广泛地进行国防教育,树立国防安全和忧患
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把各国推向了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时代前沿。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达成的一系列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协定更是为外国金融服务者叩开了各成员国或半掩或紧闭的金
司法实践中,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相互牵连、交叉、影响的案件屡见不鲜。然而,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及立法上的不足,导致该类案件处理模式不统一、诉讼过程耗时长、判决结果互为冲突
步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向多极化发展,非洲大陆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全世界的期待与关注。对于中国,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合作方面看,非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