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博士生教育质量也随之成为关注的焦点。关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考察更多的关注结果质量,从过程角度考察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较少。从服务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博士生教育,恰好是关注教育的过程。从博士生教育过程入手,来研究博士生教育质量,更加侧重博士生在各个环节中的感知体验。本研究基于学生对博士生教育服务各环节的感知,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管理理论和IS09000标准,建立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出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模型和基于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开发问卷。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策略建议。首先,本研究建立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分析框架。内容包括:第一层次,从服务管理理论中服务与产品的区别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既可以看成是生产特殊“产品”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服务。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并不相互排斥。博士生教育服务是高校教职工为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和博士生要求而开展的活动过程及结果。依据服务的三要素,进行了博士生教育服务的要素分析,总结了博士生教育服务的特征。第二层次,根据博士生教育服务特征和感知服务质量研究成果,提出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概念。运用IS09000标准中“质量”的定义,对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内涵进行界定。依据“质量”的基本要素,从质量特性、质量要求及满足程度三个方面对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进行分析。质量特性、质量要求和满足程度决定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基本构成。分析框架中的最后层次是阐释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依据感知服务质量研究成果和IS09000质量标准的核心思想,论证学生满意度作为衡量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标准之一的合理性。高校根据二者之间的因果结构关系,改进相关维度的服务质量。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模型及其与学生满意度关系模型。本研究在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定性访谈,探索性半结构化的案例访谈的方法、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分解为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变量,将学生满意度分解为情感满意度和认知满意度。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个变量及其与学生满意度关系的研究假设,具体包括10个假设,并建立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模型和与学生满意度关系模型。第三,基于前文构建的模型,本研究通过对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支撑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以51个题项为主要内容的测量问卷。在我国30所高校中,面向博士生群体发放问卷,共回收1019份有效分卷,运用SPSS 19.0和AMO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对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五维度与满意度关系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揭示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的五维度上,有形性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信息公开力度上存在不全面现象,普通高校的实体环境建设需要加强;可靠性质量是关键质量,基本符合相关规定和博士生的要求,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精深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响应性质量在五维度质量中最低,博士生在与教职工互动中,他们感知到教职工回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般;保证性质量在五个维度中质量最高,整体质量较好,但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的态度友好程度略低于导师、教师;移情性质量尚可,在关注了解博士生的需要上,仍有改进空间。第四,通过探查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找出了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中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关键维度。在分析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质量现状的基础上,证实了学生感知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五个维度与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形性质量、可靠性质量、保证性质量及移情性质量均对学生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关系;但响应性质量仅对学生的情感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关系,而对学生的认知满意度不存在影响关系。其中,可靠性质量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最关键维度,高校需重点提高可靠性质量。最后,以模型为依据,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教育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教育服务质量的策略。在有形性质量上,加强有形载体的建设;在可靠性质量上,改进学术训练质量;在响应性质量上,构建行政人员的激励机制;在保证性质量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移情性质量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