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正在逐渐提高,但是对于影响生态环境的主体方即生态环境的破坏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方以及因生态保护而利益受损方的生态补偿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社会中各参与方,对生态保护补偿及其补偿计算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界定。本文对破坏生态环境方、保护生态环境方以及因生态保护而利益受益方、受损方的分析研究认为:在生态保护区应从破坏生态环境方、保护生态环境方、因生态保护而利益受益方、受损方,全方位、多角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及其补偿计算方法,并综合分析其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存在的问题等,为生态保护区建立生态补偿及补偿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现状,得出国内外因对生态补偿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的不同,导致生态补偿不能够形成标准化,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实现统一、合理的理论依据标准。文章第二部分对生态保护的内涵和意义、作用进行了阐述。首先从生态保护的概念及内容进行界定,得出生态保护包含的内容;其次对在生态保护区影响范围内关于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作用,从净化空气、恢复和提高水源水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他方面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肯定和认可。文章第三部分,对生态移民的内涵和意义、作用进行了阐述。首先对生态移民的基本涵义进行了概述;其次对生态移民在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肯定了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再次对生态移民中关于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第四部分对生态补偿的法理依据进行了介绍。首先对生态补偿的合理性进行论述;其次整理我国现有的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依据;再次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为生态保护区有关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文章第五部分首先从生态保护的破坏方(即破坏生态环境向空气中排放污染气体CO2、NO2、SO2、CO的人群和地区)建立污染气体排放累加补偿计算,并依据生态破坏方向空气中排放的CO2类比于其他污染气体(CO、SO2、NO2)作为生态补偿的核算指标,从而建立污染气体排放累加补偿计算方法。文章以移民区为例,采用种树成本与根据碳汇价格计算出的生态补偿费用,并进行综合比较来确定生态保护区污染气体排放累加补偿计算方法,最终提出应正确合理得使用两种计算方法来确定生态破坏方应给予的生态补偿费用。其次,对生态保护的破坏方以对土壤和其他固体污染带来的生态破坏行为建立生态补偿。依据造成土壤和其他固体污染的不同原因,利用污染程度、污染面积、污染物重量等指标,分别采取补偿计算的方法。再次,对生态保护的破坏方以对水体污染建立生态补偿,依据排放污水的总量和污水处理价格等指标,建立生态保护破坏方应给予的生态补偿。文章第六部分从生态保护的获益方(即因生态保护使生态环境提高后获益的人群、地区、政府、企业等)建立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对获益方因生态保护获得优质水源、流域内减少泥沙含量、保持土壤中养分含量、形成涵养水源等方面,按照代替法、类比法等方法,从获益方因生态保护获得的经济效益方面建立生态补偿计算方法。文章第七部分从生态保护利益受损方(即对因生态保护后利益受损的生态保护区居民或移民)建立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对利益受损方的损益分析,从生态保护后土地的损失、林业成本费和管理费的损失及开支、移民身心损失等方面,按照原价补偿和综合调查的原则方法建立生态补偿计算,从而对生态保护区居民或移民进行生态补偿。文章第八部分从生态保护的破坏方、获益方、利益受损方综合分析其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在生态保护区建立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应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考虑后选择生态保护区有关生态补偿问题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