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和基本模式浅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全国各地的车改措施尽管各不相同,但是改革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即减少或取消公务用车以及由此带来的费用开支,从而有利于实现“节约行政”和“廉洁行政”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目的。回顾我国公务用车制度举步维艰的改革历史,寻找适合我国特色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和办法,特别是从改革进程中对比不同改革措施的优缺点,找到合适的政策工具以实现公务用车的制度改革目标,成为当前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各地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所实施的基本改革模式主要有:货币化模式、社会化模式、规范化模式和混合模式。货币化模式偏重于用货币资金发放替代公款支付公务用车费用,期望通过货币的私人化拥有,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实际效果是一边领导个人变相增加收入,一边公款通过隐蔽渠道继续支付公车费用。社会化模式将现有公务用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管理,按不同级别发放交通费用,再由个人支付公务用车费用。因为交通费发放个人以后,实际上成为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结果是为了节省个人费用,有意识减少公务用车使用量,甚至影响正常公务用车效率,不能很好达到公务用车配备的目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侧重于加强制度化规范,出发点是好的,对既得利益触碰力度较小,比较容易执行,但在实际运作中制度落实大打折扣,不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公务用车的混合模式,是在现有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基础上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将现有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的模式逐步引导到公务用车市场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因为没有国家统一的、硬性的管理制度作基础,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总而言之,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这种改革进度,与我国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亟需国家在已有改革基础上,拿出明确的、具体的、硬性的管理办法,来统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尽早结束这种零散的、各取所需的改革阶段。国务院最近提出,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发展的需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事涉我国政府的办事效率,事涉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廉政建设,事涉“节约行政”和“廉洁行政”,是一项不可低估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公务用车的一般概念与目前我国公务用车管理的现状入手,引出我国公务用车的集中改革模式,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和地区公车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公务用车的改革建议,力图为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丹龙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出客观评价。方法:前后对照。本次研究共入选360例,均为乳腺科门诊病人。入组者均为符合西医诊断的乳
为了适应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需求,企业集团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中较具生命力较为普遍的组织结构形式之一。在中国,企业集团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其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具有明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仍然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影响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2006
初中阶段是元认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知起到了主要的作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开始广泛地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方式有着自己的产生、发展过程,在国外商业、教育、法学、医学等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在面对更大市场和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风险和危机,其中来自财务的危机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单
宋使进入辽朝境内后,辽朝会派出相应的人员进行接待,在到达辽皇帝所在地即受礼处后,还会得到辽皇帝的亲自接待。所以宋使除了要完成出使任务外,还要参加很多活动,例如沿途接待酒宴
本文针对不可分散的经营性风险和流动性约束导致的非完备市场,在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严格的数理金融模型,研究企业家如何通过实业投资、金融投资、消费、预防性储蓄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超过了极限,由此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因此,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