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或岩香菊的头状花序。野菊花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野菊花素A、刺槐苷(acaciin)、蒙花苷等成分。具有治疗各种炎症,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以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慢性给药亦无蓄积中毒现象。
野菊花中含有刺槐苷,而刺槐苷的水解产物刺槐素(acacetin)具有抗炎、抗过氧化、抑菌、促进白血球吞噬等作用。刺槐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药。
但国内外关于刺槐素提取分离工艺的文献报道较少。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刺槐素,本实验目的便在于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提取方法。本文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以HPLC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含量,探讨野菊花中刺槐素提取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野菊花中刺槐素提取和均匀设计法在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的最佳水解工艺为盐酸与药液比为5:2,盐酸浓度3mol·L-1,水解时间为3h,水解温度为100℃。均匀设计法优选的菊花中刺槐素提取工艺,提取率比原工艺明显提高,节约时间、操作简单。
刺槐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影响了剌槐素的深入研究。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建立LC-MS/MS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刺槐素的浓度。通过血浆中加入内标后经液液萃取后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ODS-2(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5%冰乙酸)(95∶5),流速1.0ml·min-1,柱温20℃,整个分析时间为5min。采用ES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刺槐素浓度在0.1~2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浓度为0.1ng·mL-1,回收率在80%~95%之间。分别按1mg·kg-1,5mg·kg-1,10mg·kg-1低中高三个剂量给药,测得半衰期分别为19.97min,66.48min,176.63mi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6.39min·μg·mL-1,309.23min·μg·mL-1,1656.88min·μg·mL-1。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大鼠血浆中刺槐素浓度的测定,可为开展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支持。
刺槐素的体内组织分布情况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影响了刺槐素的深入研究。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建立LC-MS/MS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各个组织中刺槐素的浓度。刺槐素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素在肝、肠、肾中分布较多,在心、脾、胃中分布较少。表明刺槐素对肝脏、肠道疾病有较好的治疗前景。而肾脏中刺槐素累积量较多,怀疑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今后研究需要制成刺槐素相应制剂,来降低肾毒性,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另外,刺槐素能够较好的通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有一定的分布,对脑类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