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是哲学领域中一个传统的问题。此问题在西方近代主体哲学建立以来,更是被彰显到重要的位置。然而,无论是德国传统观念哲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都没有完整解决此问题。那么哲学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Turn)以来,该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哈贝马斯作为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又被称为最后一位理性主义大师,他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交往理论概念。交往理论从理论上说确实部分的解决了在当代社会人们行为失范的问题,它试图把人们从盲目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张扬重新拉到以理性为工具的,以沟通和信任为基础的对话和共识上来。但在“多元文化”盛行,主流文化不断被解构的今天,这样一种批判理论本身是否面临着被批判的危险。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分析和清理,并进而提出在现代视野之下该理论可能存在的界限。
其他文献
Landsat 8是2013年最新发射的Landsat卫星,携带了OLI和TIRS两个传感器,其中TIRS传感器获取了两个临近的热红外通道信息.劈窗协方差-方差比算法(SWCVR)是一种最通用的基于热红
摘 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和准备提问问题,掌握提问的时机、方法和技巧,较好地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能;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既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动力,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同时能够增进师生的交流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探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在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制度促进了人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和诺思都对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把它作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美亚2号玉米新品种是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从德国KWS公司引进的早熟、优质、抗病的新品种。该品种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Demeiya No. 2 new maize va
教育投资和教育公平是教育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主题。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由于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
在山明水秀的泽州县,有一个扎根故土、默默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泽州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宽林。张宽林是土生土长的泽州人,他熟悉
乔治·萨顿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史家,他的科学观内容丰富,他以其新人文主义思想而闻名于世。萨顿的科学观有着其广泛的理论渊源。黑格尔的整体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
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家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分离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基于文化传播的路径,具体分析了儒家文化传播的三个路径——血缘家庭、政治、教育——在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而经济正义是正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它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体现着人们的共同
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治疗体现了一种新的原理。目前临床上有两种合成转换酶抑制剂,即胃肠外给药的非胨类 Teprotid(SQ20.881)和口服的脯氨酸衍生物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