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体器官移植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迄今为止已经挽救了许多器官衰竭病人的生命。科技的进步不仅仅表现在技术上,同时它也冲击着人类的社会制度,器官移植也不例外。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现行法律带来了挑战;它促使人类从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社会的秩序,其直接后果是各器官移植大国都颁布了适应本国国情的器官移植法。我国的器官移植发展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在技术方面,虽然我们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器官移植重镇。在立法方面,我国的器官移植立法意识觉醒的较晚,直到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出台才摆脱了一个器官移植大国没有全国性立法的尴尬局面,这明显与我国的器官移植大国的身份不相符合。在器官分配领域,我国没有具体的器官接收、分配、评估机构,这导致器官利用率低下。为此本文试从《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的活体器官移植为出发点,探讨活体器官移植的合法性,并对比国外有关活体器官移植的规定,对我国的活体器官移植提出建议。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器官移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器官移植的发展历程基本问题作一回顾。第二章对供体、受体以及医疗机构的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讨论,得出活体器官移植立法的法理基础。第三章通过对域外器官移植立法的分析,提出对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借鉴意义。第四章在回顾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进程,指出我国现行《条例》中的不足。第五章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活体器官移植在立法、司法以及器官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出设想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