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地不断发展,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越来越多,同时又由于WTO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限制贸易的壁垒措施很难再起作用。于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减少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对其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利用劳工标准来设置蓝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制裁。我国作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的产品也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容易成为蓝色贸易壁垒所针对的对象,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大,因此研究蓝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全面概述,并分析论证了蓝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双重影响。第二部分先是着重介绍蓝色贸易壁垒措施实施的依据,然后结合案例逐一论述了普惠制、单边贸易制裁、多边贸易协议和自愿标准四种不同的实施模式,通过对它们各自优缺点进行评价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是否在WTO体制内设立统一的劳工标准提供对比参照。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蓝色贸易壁垒纳入WTO的预期分析,首先通过对多边谈判有关进程的概述和争议焦点的归纳总结,指出劳工标准具有纳入WTO的趋势,然后进一步分析了WTO中相关条款和运行机制的可容纳空间,并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最后提出了如果纳入可能会产生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内外两个方面,以及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多个层次提出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对策,以期最大限度保护我国在此种特殊壁垒下的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方位论述了蓝色贸易壁垒在WTO内进行规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指出具有这种趋势而且存在一定的空间,但同时会产生一些问题。二是全面构筑我国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整体框架,对外包括在多边谈判中正确认识蓝色贸易壁垒、坚持原则区别对待;对内包括根据核心劳工标准完善我国相关劳工权利的立法,借鉴美国劳工标准体系构建我国的劳工标准体系,另外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建议企业和行业协会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应对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