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出口行为及其动因是新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国外实证检验多支持“出口自选择”假说,即贸易引导高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低生产率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最终退出市场。但当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生产率指标、实证检验方法,选取不同的企业异质性视角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展开实证研究时,往往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一些研究支持该假说;而另一些却得出出口“自选择悖论”(亦称“生产率悖论”)。并且更多的文献倾向于支持后者,由此引发对“悖论”原因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劳动生产率是资本密集度直接决定的生产率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是由资本密集度间接反映的生产率指标,并分别通过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出口决定。基于浙江省2005-2007年的非平行企业面板数据,结合资本密集度,选用Probit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不同生产率指标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决定。结果表明:(1)对于劳动力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间的资本密集度整体相差不大,成本因素依然是两类企业出口决定的主导因素,使用劳动生产率指标容易产生出口“生产率悖论”;(2)在两类企业资本密集度相差较大——取极端值企业情况下,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容易使极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产生“生产率悖论”,并且,受资本“低质”和“低量”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所反映的技术创新因素也没有显著提高极端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参与度;(3)资本密集度还会在企业支付工资能力、雇佣高素质劳动力能力、新产品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影响企业的出口参与决定。最后,结合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提高企业出口倾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