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为了适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保障素质教育的落实,我国有一小部分普通高中借鉴高校的经验,尝试推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管理与指导。“中学导师制”管理是适应学生不同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有效管理形式。研究如何做好“中学导师制”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鉴于学界对导师制下的高中生物理学习个别指导的探讨和研究寥寥无几,本文对此论题展开初步的研究。全文主要论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中涉及到的导师、中学导师制、个别指导进行了界定,对班主任制与导师制进行了比较。多元智力理论和差异理论角度为高中导师制提供理论基础,论证了导师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简要介绍了导师制下的物理学习个别指导实施的时间安排、实施流程和实施策略。文章中针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导师制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物理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对个别指导实践的8名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分析得出:笔者所指导的八名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提局。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导师制下的高中生物理学习个别指导本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一理念,正符合新课改要求,能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并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功效,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期望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