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尤为明显。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我国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石油消费增长则进一步加剧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探寻影响交通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以确定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分析和探讨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低碳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统计数据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推算了1985-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部门(货运交通和区域间客运交通)的能源消费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量从1985年的857.0PJ增长到2010年的11394.5PJ,增加了12.3倍,年均增长12.1%;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85年的66.8Mt增长到2010年的847.6Mt,增加了11.7倍,年均增长11.8%;其中货运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2010年货运交通的能源消费量占91.5%,二氧化碳排放量占91.6%。论文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1985~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将影响中国交通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为活动量因素(即周转量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一层结构因素(即交通方式的周转量比重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二层结构因素(即交通工具的周转量比重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和效率因素(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量因素是交通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主要因素;一层结构因素也促进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二层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都起到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但减排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根据以上的定量研究结果,对我国交通运输部门低碳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实现我国低碳交通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调控交通需求,即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周转量;二是提高效率,即降低交通运输方式的单位排放;三是优化交通一层结构,即增加单位排放较低的运输方式的比重;四是优化交通二层结构,即采用排放因子较小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