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弹性连接和夹层水的双梁结构的振动传递与控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振动和声辐射问题是水下结构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数研究致力于两大类问题,即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的机理和控制方法。机理研究主要讨论梁、板、圆柱壳体与流体耦合的系统的振动和声学特性,而振动与声辐射控制则讨论被动与主动控制的原理与实现。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前声隐身研究中的双层充水壳体结构的振动控制为背景,讨论其中的基本问题,揭示部分物理现象。论文从半无限双层板结构的振动模型出发,将问题简化为含弹性连接和夹层水的双梁结构的振动分析与控制,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种情形下双梁系统的振动特性,讨论夹层水、弹性连接等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振动控制进行仿真计算与实验,得到一些新的结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包括:(1)首先将半无限板模型简化为有限梁模型,在梁的自由振动及受迫振动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带弹簧连接的简支双梁系统的耦合振动。采用模态分析方法,求解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解析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非常吻合。对于双梁中点有弹簧连接的情形,计算结果表明,当弹簧刚度较小时,弹簧对系统的共振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当弹簧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双梁反相振动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随着连接弹簧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对其它振动模态的固有频率没有影响。(2)从流体域的波动方程出发,结合梁的横向振动控制方程和相关边界条件,按梁对称和反对称模态讨论了含夹层水的双梁系统的耦合振动。在建模中,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分别采用余弦级数和正弦级数展开,并根据线性叠加原理获得耦合系统的频域响应函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计算得到的结构受单点激励时的频响函数、固有频率、梁的模态振型以及共振状态下流体域中的声压分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非常吻合。计算结果还表明,同相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随夹层水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反相模态正好相反;当夹层水的厚度越接近于梁的长度,变化的幅度就越小。(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采用模态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含夹层水且有弹簧连接的双梁系统的振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梁中点有弹簧连接的情形,弹簧仅影响对称反相模态,而且弹簧刚度越大,对应的固有频率会升高;夹层水厚度对不同模态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反对称模态,同相振动的频率随着夹层水厚度的增大而升高,反相振动的频率随间距的增高而降低,而对于对称模态,情形则正好相反;各种模态对应的共振频率的变化幅度随着夹层水厚度趋近于梁的长度而减小;夹层水的存在使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4)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LMS的自适应方法对含夹层水和弹簧连接的双梁系统的振动传递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LMS方法可以用来减小指定梁的振动,而且使流体域中的声压分布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中间连接位置进行控制时,同相对称模态比反相对称模态更难以控制。(5)建立了有限双层板的实验模型,通过实验模型的振动测试与控制,得到了层间流体和连接对振动传递的影响规律,以及主动控制下的振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层间流体的存在使双层板的固有频率降低,板间耦合加强;自适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充液双层板系统的振动传递控制。实验较好地验证了前述理论分析的结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公路网的逐步建设,在山区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斜坡产生削坡,尤其是在邻近高层建筑边坡深开挖情况下,对于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措施变形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PDM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M技术现已发展非常成熟,但是,目前所有的PDM没有对本
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摩天岭和元宝山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的分析,运用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应变分析、分形等方法,着重研究了摩天岭和元宝山花岗岩体中电英岩包体
宏观尺度下,非饱和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测试技术。在微观尺度下探究非饱和土各相介质及其相互作用为揭示非饱和土力学行为的本质提供了方向。然而现有
客车是旅客公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其特点是载客量大,发生事故的时候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近年来与营运客车有关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客车的安全性受到人们越来越
给水管网是给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给水管网系统的动态运行工况,是管理者从事给水系统管理的必然要求。多年来许多国内外专家致力于给水管网计算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
随着柴油机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研发流程由于缺少复杂而科学的理论计算依据导致废品率高、试验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柴油机研制及市场更新换代的需求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在桥背高填土对桥台桩基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推导、现场及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等方面,对桥背高填土对桥台桩基作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做了系统
本文详细的讨论了在竖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地基表面各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按照弹性动力学理论,导出了包含其运动规律的波动方程。在势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Laplace变换、傅里叶-贝塞尔积分等数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出了地基表面各点位移的形式解,最终利用MATLAB语言以数值积分的方法求出地基表面各点位移值。本文研究了线弹性半空间的情况,以及分层地基的情况,其中上层为线弹性体下层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