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行政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任务在不断增加、国家职能处于持续的扩张状态;二、国家还权于社会成为行政改革的主流,私有化与市场化的实践日益增多,行政灵活化、私法化、多样化的趋势不可扭转。对这一趋势做出积极响应的是行政的市场化和行政分权制度,即将复杂的行政事务以地域或事务为标准分配于其它组织或集团,在其自主行政、自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合理的行政主体体系,以保持行政主体理论的时代性和行政实践的科学性。随着这种分权制度的落实,社会行政主体成为公共职能的重要主体,分担原来被认为专属于国家的行政任务,成为连接国家与市民的纽带,赋予传统的行政模式以社会之野。近年来,我国行政法立法与司法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行政权的持续分散化,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时,其职权的行使得不到司法监督。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社会公正,都需要行政主体理论对其主体地位与被告资格等作出合理的阐释,使自治真正发挥其实现公民参与与利益表达的作用,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三者的互动。正确面对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建构面临的话语困境,对行政主体多元化问题作出必要诠释,是当前的行政主体理论研究必须解答的内容。论文共分四部分,欲通过理论背景——现实图景——问题与建构的路径,展现行政主体多元化这一现代行政发展的共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给我国行政主体带来的冲击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给该理论的重塑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论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治理理论的渊源与内涵的分析,旨在阐明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对现代行政发展趋势的诠释,并且由此带来的行政主体理论的变迁。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流行,使社会行政主体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行政主体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以治理理论为逻辑起点,为行政主体多元化的探讨提供一个理论背景空间。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集中于分析行政主体多元化域外、国内的现实图景,通过对国外行政主体理论与制度的分析与比较,国外行政主体理论与国内行政主体理论的比较,探求在一种国家还权于社会、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共同趋势下,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应有的视阈。在第三章的论述中,我们引入了范式理论,旨在把行政主体理论作为一种范式来研究,对现有行政主体理论的批判、重塑都将在范式中一一展开。论文的第四章旨在通过对“广东凤铝”案、“长春亚泰”案等俱乐部诉协会案件中法院的做法的类似与细微差异,引出我国行政主体重塑面临的话语困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重塑的行政主体范式应具备的几点特质。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的论述没有把焦点放在所谓的“建构”的努力上,而是更加关注重塑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这也正是本文把论题定位于“问题”而非“建构”的初衷。
其他文献
金纳米颗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化学性质,使其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在超分子、生物化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同时,油气运输事业也促进了新能源的涌现。但就传统的油气储运技术而言,在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贸易网络的飞速发展,制约区域之间专利合作的瓶颈已被打破,使得区域之间的专利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高校跨区域和企业展开多样合作俨然已成常态化。江苏大学与其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或Fuscoporia obliqua)属于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是一种十分珍稀且名贵的药用真菌,在俄罗斯又被称为Chaga。桦褐孔菌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
在以往关于舞蹈创作过程的研究中,对创作过程起到关键性转折点的环节,即原点,尚未有明确而系统的研究。本文正是从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了这个原点,从而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系统和全球化市场形成以及技术变革的加速,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
为进一步深化政校融合,助推金融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联合打造协同创新亮点,学院与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
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关系当地经济建设,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调整征地补偿标准调
怎样制定与运用激励机制,有效激发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是管理者与研究者关心的焦点。分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高校教
随着多核、众核处理器成为计算设备的主流,模式识别在未来并行系统中的实现将需要对应的并行算法研究作为其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基于GPU的通用计算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