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市公司弄虚作假层出不穷,其手段与方法也日益增多。而广大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人通常使用净利润或以净利润为基础的评价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这些评价指标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核算结果,易被人为操纵。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对盈利更多的质量保证。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就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综合性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笔者以金融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选择了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财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众多反映盈利质量的财务指标进行筛选,使指标体系的构建兼顾全面性和独立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较之主观赋权法有更强的客观性与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颖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信息产业类上市公司2005年财务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将评价结果与样本公司按照市盈率排名及净资产收益率排名进行对比,验证所构建的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就定性指标对盈利质量的影响程度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