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甾体H42648对K562白血病细胞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氨基甾体H42648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MTT实验,集落培养实验观察H42648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right-Giemsa染色,联苯胺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K562细胞功能变化,评价}142648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采用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氨基甾体H42648作用3d后对人K562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检测H42648作用于K562细胞30min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采用液体培养实验、Wright-Giemsa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钙通道阻断剂verapamil、gabapentin和钙通道激活剂praziquantel对K56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 1.氨基甾体H42648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在连续培养的1~5d,不同浓度的H42648(10<-9>~10<-5>mol/L)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经10<-6>mol/L H42648培养5d,液体培养实验和MTT 实验显示:K562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是(52.44±2.05)[%]和(43.26±2.54)[%];8d集落培养显示:10<-6>mol/L H42648作用下K56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8.71+8.24)[%]。且这种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2.氨基甾体H42648对K562细胞分化的影响 K562细胞培养5d后,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经H42648处理后的细胞体积变大,核浆比例减少,表现一定程度的分化。细胞内血红蛋白联苯胺染色显示,10<-6>mol/L H42648作用5d后,K562细胞联苯胺染色A值为(O.202±0.009),较对照组(0.085±0.009、)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10<-6>mol/LH42648作用于K562细胞4d后,细胞膜上CD71表面标记表达阳性率为89.91[%]。 3.氨基甾体H42648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分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1)基因芯片检测氨基甾体H42628对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芯片检测氨基甾体H42648作用K562细胞3d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分别提取对照组(无水乙醇处理)和实验组(10<-6>mol/L H42648处理)细胞的mRNA,反转录成cDNA,分别标记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Cy5和Cy3,等量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反应。对于芯片上各点都采用Cy5/Cy3的比值作为ratio值,ratio值大于2.0或者小于O.5的点被认为是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钙通道蛋白基因(CACNA2D1)的ratio=2.66, 即与对照组比较该基因表达上调。 (2)Real-time PCR检测氨基甾体H42648作用后K562细胞钙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量变化分别提取对照组(无水乙醇处理)和试验组(10<-6>mol/L H42648处理)细胞的mRNA,反转录成cDNA,使用双标准曲线法进行相对定量。最终得到钙通道蛋白基因在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相对含量(以内参校正后得值)分别是:1.99x10<-3>和5.30x10<-3>,试验组/对照组=2.66,即H42648处理组钙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上调,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 (3)氨基甾体H42648对K562细胞内[Ca<2+>]的影响 用Fura—2/AM负载K562细胞,经10<-6>mol/L H42648处理30min后,其A值为(132.067±10.745),与对照组(168.467±1.802)比较显著下降(P亚基阻断剂,其作用于K562细胞5d,可见不同浓度的verapamil(10<-8>10<-4>mol/L)可以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10<-4>mol/L的verapamil作用于K562细胞5d,细胞生长抑制率为(91.78±7.47)%。钙通道阻断剂gabapentin是钙通道蛋白α<,2>δ<,1>亚基阻断剂,连续培养5d,可见不同浓度的gabapentin(10<-8>~10<-4>mol/L)对K562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praziquantel是钙通道蛋白β亚基激活剂,连续培养5d,可见K562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10<-4>mol/L的praziquantel作用于K562细胞5d,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4.79±13.09)%。 (5)钙通道阻断剂和激活剂对K562细胞分化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verapamil、gabapentin和praziquantel作用于K562细胞连续培养5d,涂片,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经verapamil处理的K562细胞,大多数细胞核固缩,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经gabapentin和praziquantel处理的K562细胞,细胞体积变大,核浆比例减少,表现一定程度的分化。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10<-6>mol/L verapamil、gabapentin和praziquantel作用于K562细胞4d后,细胞膜上CD71表面标记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89%、82.49%、85.14%。 (6)H42648、verapamil、gabapentin和praziquantel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10<-6>mol/L H42648、verapamil、gabapentin和praziquantel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4d后,对照组与10<-6>mol/LH42648、verapamil、gabapentin处理组处于G1期的细胞分别为39.7%、41.1%、39.9%和40.7%,处于S期的细胞分别为52.7%、55.2%、55.3%和54.9%,处于G2期的细胞分别为7.6%、3.7%、4.8%和4.4%。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分布于各期的细胞变化并不明显。10<-6>mol/Lpraziquantel作用于K562细胞4d后,对照组与处理组处于G1期的细胞分别为39.7%和20.7%,处于S期的细胞分别为52.7%和74.7%,处于G2期的细胞分别为7.6%和4.6%。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布于S期的细胞明显增加,分布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则减少,呈现S期阻滞。 结论: 1.氨基甾体H42648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2.氨基甾体H42648具有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作用。 3.氨基甾体H42648可以诱导K562细胞钙通道蛋白基因 (CACNA2D1)表达上调。 4.氨基甾体H42648作用K562细胞30min,可导致细胞内游离钙和总钙含量下降。 5.钙通道蛋白α<,1>亚基阻断剂verapamil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红系分化。钙通道蛋白α<,2>δ<,1>亚基阻断剂gabapentin,可以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但其抑制增殖作用不明显。praziquantel是钙通道蛋白β亚基激活剂,它在抑制K562细胞增殖同时又诱导其向红系分化。这三者对K562细胞的作用与氨基甾体H42648极为相似,因此,H42648很可能是通过影响钙通道的不同亚单位从而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
其他文献
祖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是现代文化的基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守护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小
小麦面粉的烘烤品质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密切相关。烘烤品质的常规测定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大的样品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免疫学方法逐渐应用于小麦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第八次国际高级研讨会rn全世界面临着贫穷、饥饿、疾病和环境恶化等不断发展的问题.行动指令(最新指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以及联合国千年目标)已经到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组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必要组分之一,对所有生物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高等植物中,已有证据表明组氨酸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必需的,但是对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哪些具体的调节
羟基卤化铜Cu2(OH)3X(X=Cl,Br,I)已经被证明在低温下具有奇异的量子磁学特性(磁几何阻挫特性)和结构特性,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人们很少利用红外光谱学和拉曼光谱学手段研究它们的磁学特性和结构特性。最近,我们成功地利用低温拉曼光谱学方法,研究了 γ-Cu2(OH)3C1的量子磁学特性,而国外研究组也利用了我们的数据分析了其结构特性。近二十年前(1999年),具有与Cu2(OH)
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学要具有有时俱进的特性,根据新课改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变革,为社会经济发
AFTER EFFECTS(以下简称AE)表达式在影视后期编辑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影视业、影视广告业和视景仿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配合其它影视特效技术在仿真领域能够
光纤陀螺仪作为制导系统和导航方面的关键性部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惯性传感器。慢光光纤陀螺是在传统光纤陀螺的基础上引入慢光,不仅大大减少了光纤所需的长度,而且提高了陀螺仪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OTA)是存在于谷物、饲料等农产品中的一种霉菌毒素,而伏马毒素B1(FB1)是主要存在于玉米及玉米制品中的一种致癌物。